東灣鄉會議室里,季度工作會議正在進行。
眾人圍坐一圈,氣氛略顯凝重。
鄉黨委書記廖國勝翻閱著手中的文件,目光掃過參會人員,沉聲道:"先通報前一階段工作情況。當前首要任務是落實工業園污染企業清退整頓,這是縣里下達的重點工作。
他頓了頓,指尖敲了敲桌上的報告:"工業園落地東灣鄉這些年,確實帶火了經濟,但遺留的環境問題也不容忽視。目前仍有十多家企業污染物排放超標,必須逐一整改到位。
話鋒一轉,語氣驟然嚴肅,"希望各部門各司其職,積極響應縣里號召,務必加快清退進度。現在請大家暢所欲言,談談思路。
會場陷入短暫沉默,眾人面面相覷,眉頭微蹙。
清退企業意味著斷人財路,誰都不愿擔上"卸磨殺驢"的罵名。
"廖書記,我想談談不同意見。"分管環保的副鄉長曹磊突然開口,眼神犀利,"一直以來,我都不贊成用'清退'一刀切的方式處理企業。您知道外界怎么議論我們嗎?說咱們過河拆橋!企業一關,工人失業,社會穩定風險誰來擔?
他忽然冷笑一聲,"再說了,要整治污染,為什么總挑軟柿子捏?廣泰蓄電池才是污染大戶,可咱們為什么避而不談?
廖國勝臉色一沉,想起此前對曹磊的警告,看來這小子還沒學乖:"曹磊同志,注意你的發言態度。治理污染要分輕重緩急,廣泰那邊我們一直在溝通,他們明確表示愿意配合整改
"配合?"曹磊打斷道,"就是那種一邊停掉受害村民的治療費,一邊派律師跟老百姓打官司的'配合'?
會場氣氛瞬間凝固,眾人紛紛低下腦袋,不敢直視廖國勝鐵青的臉色。
誰都知道,曹磊是廖國勝三個月前破格提拔的"心腹"。
此前對書記言聽計從,如今卻公然唱反調。
只有曹磊自己清楚,自從富古村中毒事件曝光,他終于回過味來。
所謂的"環保重任"不過是個燙手山芋,自己被當作廖國勝的"擋箭牌"推到臺前。
如今文件雖未正式下達,但他已嗅到危機:副鄉長的位子怕是保不住了,搞不好還要背上影響仕途的"污點"。
廖國勝強壓怒火,指尖在桌下攥成拳頭:"曹磊同志,今天是工作會議,希望你就事論事,不要摻雜個人情緒
話音未落,會議室門口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幾名身著白襯衫黑西褲的男子魚貫而入,面色冷峻。
廖國勝抬眼望去,皆是陌生面孔,心中卻隱約有了猜測。
紀檢系統的干部,終于還是來了。
“抱歉打擾各位開會。”為首者語氣平和,目光掃過眾人,“請問哪位是曹磊同志?”
“我。”曹磊站起身,聲音里帶著釋然與決絕。
他早有心理準備,三十名兒童中毒數據瞞報一事,終究需要有人來擔責。
而他,就是那個被選中的“替罪羊”。
會場瞬間嘩然。
不少人面色發白。
他們大多與廣泰集團有過利益往來,此刻生怕引火燒身。
廖國勝則盯著曹磊,嘴角泛起一絲玩味的冷笑:真是來得及時,正好解決了這個在會議上公然頂撞自己的刺頭。
等曹磊被帶走,廣泰的風波便能暫時平息,東灣鄉還是他的天下。
“繼續開會,大家集中精力談工作。”廖國勝又說了幾句,顯然有些心不在焉。
這時,會議室的門再次被推開。
眾人驚愕地看到,方才被帶走的曹磊竟跟著紀委同志折返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