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下午一點,唐燁與程琳驅車抵達縣城聾啞人學校,出席公益捐贈活動。
程琳身著格紋連衣裙,舉止嫻靜,未言時眉眼間的溫婉氣韻,好似從熒幕中走出的明星。
校門口,韋校長與幾位老師早已翹首等候,見兩人下車,立刻快步迎上前。
幾名身著校服的學生捧著鮮花走上前,獻給唐燁與程琳。
唐燁望著眼前這些面容清爽、眼神明亮的孩子,心中暗嘆:他們與普通少年無異,卻被命運蒙上了聽覺與言語的陰霾。
捐贈儀式在運動場舉行。
結束后,韋校長拉著程琳的手,語氣帶著幾分不好意思:“程書記,每次見面都是伸手要支持,我這心里實在過意不去。”
程琳笑著指向唐燁:“這次捐贈的電腦,是唐縣長牽線促成的。”
韋校長聞言,激動地握住唐燁的手:“唐縣長,孩子們摸到新電腦時,眼睛都亮起來了!”
“捐贈電腦不只是做公益,更是為孩子們謀出路。”唐燁說罷,將身旁的林子洋引薦給韋校長,“這位林總是贊助商,后續會安排團隊來校培訓。孩子們雖聽不見聲音,卻能通過電腦學習生存技能。用即時通訊工具與顧客溝通,熟練操作電商平臺后,完全可以開網店自力更生,林總也會提供就業機會。”
韋校長眼眶微紅,連連致謝。
林子洋在感激的目光中挺直了腰板。
起初聽聞要捐贈幾十臺電腦,他還有些心疼成本,但此刻看著孩子們圍著電腦屏幕雀躍的模樣,忽然體會到一種遠超商業利益的滿足感。
他暗自琢磨唐燁的布局。
電子商務的低門檻特性,恰好能為聾啞孩子打開就業之門,一旦形成示范效應,必將引發社會關注。
這步棋,顯然意在長遠。
程琳之所以格外重視這場活動,正因它絕非形式主義:通過整合資源為弱勢群體帶來根本性改變,不僅授人以魚,還授人以漁,才是基層治理的深層意義。
離開學校后,唐燁領著林子洋在工業園轉了一圈。
唐燁對工業園的企業可以說是了如指掌。
每家企業經營什么產品,產品的優勢在哪里,受眾群是什么。
唐燁可以說是如數家珍!
“子洋,喊你來隨遠不止為參加活動,”唐燁在車上叮囑道,“下周開始要辦幾場電商宣講會,你得準備好,教企業怎么用電商拓展銷路。”
林子洋在天陵縣已積累大量企業客戶,唐燁此番又為他開辟了新市場。
“唐縣長放心,兩三年內,我保證,電商能讓這些企業脫胎換骨。”
程琳聽著兩人的交談,嘴角泛起笑意。
一年前,她尚對唐燁提及的“網上購物”存疑,如今卻見身邊人漸漸習慣網購。
這種對新鮮事物的敏銳嗅覺,正是年輕干部稀缺的素質。
唯有看得更遠,才能提前落子布局。
在工業園巡視一圈后,林子洋便驅車告辭。
回到辦公室,程琳忽然喊住聯絡員徐巧。
“剛才那位林總看著年紀不大,他公司現在規模如何?”
徐巧出身平湖鎮基層,與林子洋接觸過多次。
“林子洋雖年輕,大學時就開始創業,現在是琴歌集團的副總經理。他跟天陵縣多家企業有合作,聽說身家早已過億了。”
程琳微微一怔:“還真看不出來。”
“還不是因為遇到唐縣長,他才有這番成就,”徐巧笑著接話,“唐縣長識人用人的眼光確實獨到。”
程琳感慨道:“唐燁確實有種讓人信服的能力——你不也被他影響了嗎?”
徐巧眸光閃動,語氣篤定:“可不是嘛,要不是唐縣長推薦,我哪有機會給您當聯絡員。”
程琳轉而問道:“關于漢星集團的申報材料準備得怎樣了?”
“按唐縣長的意見修改過一版了,這就給您拿過來!”徐巧連忙從文件柜取出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