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沒有福利但是可以有獎勵?
付出都會有回報?
是自己想的那個意思嗎?
但陸喬歌卻不繼續這個話題,點到為止,這十二個人都不笨,相信能明白她話里的意思。
向陽夜校是一棟平房,位于老房區,空了已經有七八年了。
以前這里是掃盲班后來成了夜校,廠子剛成立的時候,工人的組成不是退役軍人就是通過招工進來的先進分子,普遍文化程度都很低,他們基本都是在這里獲得了小學或者初中文憑。
這么放著太可惜了。
當初陸喬歌帶著貍花貓滿院子溜達的時候,就看中了這里。
但沒想到暴雨之夜它竟然坍塌了。
不過不嚴重,就是西邊塌了一間房。
陸喬歌認真的走了一遍,不得不感慨,房子建的真好,一點都沒偷工減料,太結實了。
至于坍塌的地方,那是房子旁邊的大樹被風吹斷壓在房頂導致的。
大樹已經處理好,就放在角落里。
陸喬歌不準備請外援,剛剛成立的服務站,總要干出點成績將名聲打出來。
陸喬歌和對建筑很有經驗的王大豐一起,將需要加固的地方做了記錄,隨后還是回了街道辦,一邊盼望著能有一臺自行車,一邊跟胡主任匯報工作:“坍塌的地方都清理出來了,被刮斷的大樹抬到了角落里,義務員們已經做好三百塊土坯,用的黃泥和碎草是從夜校北面黃泥塘挖過來的,這個用來加固夜校圍墻,至于屋頂的瓦片和磚頭,這個就用堆在夜校墻頭的碎磚瓦,再有一星期,基本就能修繕好屋頂和圍墻。”
胡主任雖然覺得現在修沒人用的夜校屋頂有點浪費人力和物力,可也不想看到轄區內的房子坍塌不管,當時看到之后還犯愁該怎么辦呢,如今好了,喬歌已經組織人手開工了,這幾天小澤回家雖然灰頭土臉的,可沒喊苦喊累,感覺這小子干勁滿滿的。
老胡相信這些義務員都是這樣的。
他被觸動了,當然不是舍不得兒子勞累,是義務員們什么好處都沒有,這么無私奉獻有點良心過不去。
“喬歌,不用著急,咱得勞逸結合,不管咋說,這些人沒工資沒編制就意味著受傷沒工傷有病沒人給報銷,還是要注意一些的。”
陸喬歌就等老胡提這事呢。
但是,她沒有馬上提出自己的想法,而是若有所思了一會,才誠懇的說:“胡主任,還是您想的周全,我們光是一股干勁想做好服務站的工作,不辜負領導們的鼓勵和支持了,卻沒想到這方面,您的提醒太及時了。”
老胡笑瞇瞇的很是受用,不過還是夸陸喬歌:“我聽小澤說,你讓行事穩重的孟青山做了組長,王大豐類似于技術員,周莉在鄉下當過赤腳醫生,你讓她負責服務站衛生醫藥方面,胡澤鋼筆字寫得好,就負責記錄你們的工作內容……喬歌,我是真沒想到,這個服務站,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呢。”
陸喬歌又是謙虛了一番,隨后說道:“胡主任,您剛才提的問題我回去考慮一下,這個服務站要長久的做下去,不能曇花一現,可畢竟大家伙是義務奉獻的,以后找到工作離開服務站是很正常的,但只要堅持住,就會有新的義務員源源不斷的加入進來,我回家好好想一想,明天早晨跟您匯報。”
胡主任滿意的點頭。
陸喬歌心里早有打算,但是需要明天跟老胡匯報,不能事事都冒尖,尤其她還是一個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