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是陳英的心結,其實并不都因為公婆偏心。
那不過是其中一個借口而已。
都是因為丁建設。
陸喬歌也沒法去勸丁建設主動跟組織交代。
那樣無異于將丁建設的皮給扒下來。
她也沒有立場去勸陳英大度不計較過去不去計較那個孩子。
這是不可能的,也是強人所難。
這個糾紛不好解。
只能將這個棘手的問題交給時間了。
怎么說呢?
就是誰遇到誰倒霉吧。
陸喬歌之所以主動給老丁頭租房子,是因為她想借這個機會給廠長寫一封信。
因為現在家屬院的矛盾,60%都是因為房子引發出來的。
陸喬歌在信里洋洋灑灑的將這些矛盾的源頭一一列舉出來。
最開始小夫妻分上一戶三十平米的房子,是開心的不得了。
可是隨著一個個孩子的出生長大,三十平米的房子怎么可能住下十多個人?
于是矛盾就出來了。
廠子里能騰出來的房子太少了。
說句難聽的,騰出來的房子并不會進行公示都是先內部消化。
近水樓臺先得月嘛。
516已經十年沒有建新房了。
這是矛盾所在。
陸喬歌給兩個領導一個建議。
在制度允許的范圍內,可以集資蓋房。
工人和廠子一家出一半的錢。
然后廠子出地皮。
廠子出的多,所以產權歸廠子所有。
可以先將圖紙設計出來,工人提前預定。
喜歡什么樣的就定什么樣的,然后按照平方交錢。
資金收攏到位之后,廠子可以和地方聯合,但如果廠里有剩余勞動力,可以自己成立基建公司。
不但節約一部分成本,同時還能解決軍工子弟待業在家的問題。
當然了,這只是她的初步構想。
她不能將這個建議寫的十全十美,不但不能十全十美,還要有漏洞和毛病,讓領導去補充和完善。
當然了,前提是領導能采納。
陸喬歌寫完之后就將這封信放進了廠部大門口的意見箱里。
相信明天郝廠長就能看到。
陸喬歌來廠部一是將信放到意見箱里,第二是要去廢料車間。
她準備替四嬸定一個輪椅,就按照上次章泉的那個,因為她和黃娟回訪的時候,章泉說這個輪椅方便還輕快,一點都不影響她做飯和做家務。
章泉還笑著和陸喬歌說準備跟人換個一樓,這樣的話她出行就更方便了。
真是巧了,陸喬歌在半路上竟然又遇到了秦恒之。
那人一身軍裝身姿筆挺,還是站在上次遇到的那棵樹下。
與上次不同的是,此時的秦恒之眸光含笑,眼底流轉的是說不盡的溫柔。
等陸喬歌走近了,他的笑容更深了。
“你是要去廢料車間嗎?”
“是呀,你也要去?”
秦恒之點點頭:“張師傅有一個新想法,他打電話讓我過來。”
現在提倡的是變廢為寶。
不單是二次利用還要三次利用甚至四次利用,一直到沒有利用價值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