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恒之沒說話,他等著陸喬歌繼續。
陸喬歌:“這樣和你講吧,我打算給港商有償提供一個平臺,我和他們簽訂協議,內容是保證他們完成多少的銷售量。
比如我先準備交易服裝,某位商人準備一百萬的貨,我答應給他全賣掉,但是他要給我提供一定數量的糧食。對方賺的是我們的錢,但我賺的是場地費聯絡費等,可我不需要錢,我要的是糧食,并且保證每年都舉辦一次。”
這就跟九十年代各個地方的個體工商戶聯合組織的展銷會一樣,幾臺大卡車組成一個車隊,里面裝的都是服裝,因為八九十年代服裝是最賺錢的行業之一。
而且這東西沒有保質期沒有安全隱患,好保管好運輸基本沒有損耗。
最重要的是利潤高的可怕。
“不能換外匯,但是可以換糧食。”秦恒之沉默了一瞬,問道:“糧食能換多少,或者還有沒有其他的好處。”
陸喬歌看了一眼秦恒之:“比如?”
“比如捐贈之類的,想要實現你這個構想,咱們就要做到師必有名行必正義。”
陸喬歌也考慮過這個問題。
想要走的安穩不給自己和家人惹麻煩,就不能做容易被人指摘的事兒。
目前國內的市場并不對外,港城甚至很多人不了解這個市場巨大的潛力。
他們甚至都以為老百姓都衣衫襤褸窮苦不已,更別說口袋里可能都沒一分錢。
但其實現在大部分正式工人都有存款。
一切都是配給制,想要消費都沒地方去。
除非家庭困難入不敷出壓力特別大的那種,比如最初的陸家因為小四生病要用藥養著且藥材貴再加上家里只有老陸一人有工資,相對而言就艱難了許多。
但那些雙職工或者多職工的就不一樣了。
陸喬歌說:“肯定會以捐贈為名,但捐贈的物資到底都需要什么,這個要先看上面需要什么。”
秦恒之點頭,這么想是沒問題的。
如果對方能給我們換來急需的物資,只要不涉及原則性問題,都是可以坐下來談的。
只有得到的福利遠遠高于承擔的風險,這事就有人支持。
陸喬歌繼續說:“鑒于現在的情況,服裝的質地款式要按照咱們的設計來,但我現在想知道,這事的可操作性有多大?”
秦恒之也認真的說道:“百分之七十。”
陸喬歌莞爾一笑,秦恒之的話她是相信的。
她只要不觸碰那條線,就應該沒問題。
陸喬歌沒法和秦恒之說今年的龍國很艱難,農作物減產物資供應緊張,所以食品廠想要維持下去,必須要進口糧食。
而且,她這個試水,不是心血來潮,她是很認真的在籌謀,真的成了,好處是巨大的。
但她現在有瓜子簍的訂單跟著,這事也不是很急。
——
劉霞和劉玉的事情解決的很順利,王翠蘭夫婦兩個也帶著三個孩子麻溜的回老家了。
一開始的王翠蘭是死活都不愿意回去,非要見到劉霞。
但是聯合辦公開始,一群人坐在一起,辦公桌上有一臺電話機。
話筒放在桌子上,里面傳出來朱大山熟悉的聲音。
那是他們的村長也是大隊支書。
算是村子里最高的領導,有著很高的威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