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項鏈
線上的宣傳火熱,線下的地推也未停止。
李云峰做地推有經驗,是一把好手。
繼續在各大著名院校的自習室開展快閃在黑板上寫網站的活動,并且組織實名注冊網站,送筆記本的活動。
服務器,運營,招聘的費用等等加在一塊,都隨著用戶增長迅速提升。
徐名遠早在半年前,就預留了一千多萬資產,存在股市里吃利差。
到現在全部壓在了貴州茅臺的一支股上,雖然當下依然是熊市,股市表現平淡,但在04年的白酒危機度過后,茅臺股的漲勢非常可觀。
不過兩三倍的增值,架不住互聯網燒錢的速度。
就算是徐名遠壓低了各項費,照用戶成幾何勢的增長趨勢,半年后差不多就燒光了。
抽空他額外的資金池,是徐名遠絕不可能接受的事情。
在未有雙十一的加持下,十一到十二月份,是電子產品的銷售淡季,要等到一月份后,才會迎來銷售高峰。
帆船科技的運行模式是循環投資,繼續擴大生產線,增加固定資產,而各大股東也不會在其中抽資金。
這種發展模式要等到明年才會結束,徐名遠也不好更改當下的約定,從中率先抽取分紅。
不得已,徐名遠默不作聲的攔截了一部分廣告費,投到了同學網上。
在發展階段,為了不影響用戶體驗,廣告沒有大張旗鼓宣傳,只是在不顯眼的位置加了廣告欄。
廣告效果不出意外的非常一般,主要是為了應付投資人,而徐名遠有做決策的權力,只要不做的太過分就沒什么事。
為了降低推廣成本,網絡宣傳依然是徐名遠的主要方式。
話題必須要有討論,才會有熱度。
在家長對網絡談之色變的2004年,對于這種交友聊天的大學網站,雖然沒有對待游戲那般抵觸,但也不會有積極的看法。
何況徐名遠的宣傳策略是用大學生調侃學校的方式,來引導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話題中。
大學生本就是一群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群體,有一個可以專門吐槽的同學網站,大家很樂意去搞搞事情。
為了降低影響,宣傳的口風變成了:江大,只有經得起批評的大學,才是一所好大學。
下面的評論贊成的居多,有不少評論把頒獎的照片貼了出來,獲獎的同學還舉著各自的日志文案。
其中一條評論點贊最高:頒獎人是江大老師,學校都贊成,有些媒體管的太寬了吧?
在雞湯文盛行的年代,贊揚吃苦耐勞的精神是不可動搖的事情。
像一些食堂味道不好,洗澡水溫度太低,暖氣不熱的評論,都會引來批評。
但身在其中的大學生可不這樣想,一群人站著說話不腰疼,可以過上好生活,誰又愿意吃苦?
隨著支持的聲音越來越響,也吸引到了幾家媒體來到江大做采訪。
而校領導不得不加急在學校的宣傳欄開了一塊新區域,收集學生們的建議貼了上去,接受了媒體的采訪。
車轱轆話講了一大堆,最后的主題就一句話:以學生為中心建設江大。
這句話的分量很重,給江大帶來了不少聲譽。
但倒逼校方出面發聲,也給徐名遠帶來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