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佛寺外,院墻樹下。
道者負手而立,原本只是靜靜看著面前閉目蹙眉的少女,看著對方緊蹙的眉頭似乎無可避免地漸漸舒緩。
仿佛一場見證。
石桌上的銅質卜錢不斷轉動,轉速愈快。
似乎要將投落而下的冬日陽光都反射得愈發刺目耀眼。
當少女身姿被陽光籠罩,漸漸變得竟有些模糊而不真切。
卻不曾想。
這一刻。
又發生變化。
最初只是無比細微的、旁人憑耳朵難以辨別的低鳴。
卻似乎從少女身上傳來。
讓道者臉上的平和安寧神色微微變化,發出一聲意外的輕咦。
隨即目光望去。
視線落處。
最先看見的是少女纖細白皙脖頸上那一道本不顯眼的細長紅繩。
而后順著那紅繩望向少女胸前。
一對鉑金雙扣的吊墜圓環不知何時從領口露出。
仿佛隨風晃動。
又好似與石桌上的飛轉銅錢呼應,輕輕顫鳴。
連帶著吊墜圓環上方所編織的那枚紅色佛門吉祥結也伴隨顫動而起。
顫動逐漸劇烈。
精美繁復的吉祥結在陽光映照下,竟仿佛有祥和方正的佛韻禪意彌漫流淌、傾瀉而出。
帶得風動。
風動吹起佛鈴。
鈴響又催得黃鐘共振。
這一刻的觀佛寺內驀然有千鐘齊鳴,杳杳肅穆,宏大莊嚴。
道者終于動容。
仿佛醒悟般驀然轉頭,朝著南方望去。
……
同一刻。
東海以南數百里外。
清河鎮,果緣寺。
主持禪房內,盤膝誦經的小和尚睜眼,若有所覺,轉頭向北望去,眼中有著了然與感嘆:
“相見歡,相見欠。”
“終究還是要遇一場因果。”
坐在對面法號“歸財”的四金大師面露疑惑:
“師叔你嘰里咕嚕說啥呢?”
小和尚嘆息:
“我是說。”
“這命數,愈發看不清了。”
……
觀佛寺外。
宏大肅穆的杳杳鐘聲里。
佛韻禪意流淌間仿佛讓冬日里的晨光都變得平和凝練。
院墻邊,樹下被晨光籠罩有些模糊看不真切的少女身影,仿佛也重新漸漸凝實、不再虛幻。
道者靜靜看著這一幕。
看著那眉頭再次執著蹙緊、仿佛在與什么做著艱難抗爭的少女。
再看向石桌前那轉動愈發急促、卻已然隱隱有了疲態的銅質卜錢。
心知事已難成。
道者面上卻不見半點故事里反派失敗時該有的惱怒或氣急。
再望向少女的目光中卻帶著欣賞、敬意與憐惜。
修道者。
本信奉人定勝天。
但有些事,不傷人,卻傷己。
道者抬頭望向天空,一聲輕嘆:
“何苦。”
……
無光的黑暗中。
當那股暖流自胸前生起,彌漫全身。
仿佛為原本逐漸冰冷的身軀驟然再次注入了力量。
蘇清顏只覺得身軀愈發溫暖、直至發燙,甚至漸漸燙得有些難以忍受。
忽而她脖頸上仿佛有一道細繩驟然燙到仿佛灼燒!
竟讓她微微吃痛下。
驀然驚醒!
觀佛寺外院墻樹下,少女倏然睜眼。
冬日里的明媚晨光灑落,遠處寺廟內的杳杳鐘聲漸歇,猶自帶著安心寧神的余韻。
一切仿佛歸于寧靜。
像是什么都未曾發生過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