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孫義的決定,林然是支持的。
一個人,因為自己的良知和操守,義無反顧選擇將自己一輩子綁定在大山里。
固然令人欽佩。
但若是能夠有機會離開大山,像這樣了不起的一個男人,理當往更高處而去。
在山村里,能點亮一小片燈火。
若是站得更高更遠,灑下的輝光,便能夠溫暖到更多的人。
還沒想好做什么,先出去散散心也不錯。
只是林然沒想到這么湊巧,孫義選擇的散心地點在青海。
按照他自己的說法,很向往西北那遼闊的土地風情,在大山里待了半輩子,也想見識一下青藏高原的雄渾壯闊。
倒是讓林然想到自己最近剛剛和東海市政府合作的百萬種樹公益項目。
這個項目對口幫扶的省份就是青海。
項目雖然落定。
但后續的執行、監管卻依舊需要有人負責。
這個人選林然本來還在考慮,但看著面前的孫義,突然就覺得有了靈感。
論能力。
論操守。
論責任心。
這位前世的感動南省十大人物,毫無疑問都是上上之選。
不過心中雖然已經轉過念頭,林然卻也沒著急將事情告知對方。
人家是去散心的。
這種事兒,等回頭再聊也不遲。
但主意已經暗中打定,某人越看孫義越覺得合適順眼……
直把孫義都看得有些毛毛的,渾身不自在——
什么情況?
怎么感覺好像被人看工具似的……
……
中午在重新修建的希望小學里吃飯。
老村長和村民們把從家里做好的豐盛飯食菜肴熱氣騰騰地都端了過來。
學校新修建的大食堂里,滿滿當當擺開三條大長桌。
東大人文學院的同學們和希望小學孩子們并排坐在一塊兒,親密無間。
老村長紅光滿面端著酒杯站起身:
“來來來老漢俺先提一杯!”
“都是村子的貴客!去年一塊兒共患難的自家人!”
“有什么話都在酒里,干了!!——”
說罷仰頭豪邁一飲而盡,村民們也轟然響應、齊刷刷舉起海碗碰杯。
東大學子們也有學有樣豪邁舉杯甚至吹瓶。
連希望小學的孩子們都氣勢十足端起果汁飲料瓶,對著嘴巴“噸噸噸”一頓猛灌。
場面相當壯觀。
一點兒不像希望小學幫扶聚餐。
說是梁山好漢聚義廳的好漢聚會都更貼切些……
彪悍生猛,匪氣十足!
……
聚餐正式開席。
大鍋飯吃起來就是滿嘴噴香,大家伙兒一個個吃得大快朵頤、酣暢淋漓,東大學子們時不時主動找上村民們碰一杯酒,豪氣模樣引得村民喝彩叫好。
很快都喝得微醺半醉。
相處間卻變得更加親密熱絡。
說起去年那場山洪暴雨的天災,少了幾分心有余悸,多出幾分豪情滿懷,一個個拍著胸脯相互吹捧各自當初面對天災時的帥氣英姿。
吹牛恨不得吹到天上去。
就差沒說那場暴雨山洪被自己一個噴嚏就打沒了……
越是默契投緣,聊得惺惺相惜。
馬曉帥和村民們拼了一輪酒,暈乎乎回到希望小學孩子們這邊,大著舌頭拍胸脯大包大攬:
“你們放心!”
“以后……就算孫老師過幾天走了!還有哥哥姐姐們呢!”
“哥哥姐姐有空就來看你們!給你們上課!!”
語氣豪邁的一塌糊涂。
下一秒迎上的卻是一群七八歲的小孩子們呆呆的目光:
“孫老師……過幾天就走了?”
馬曉帥呆了一下:
“誒?”
孩子們當中年紀最大、馬上要讀初中的陳二娃和張麗麗火急火燎過來,壓低嗓門:
“這事兒還沒告訴所有人呢——”
“年紀最小的這一批弟弟妹妹不知道孫老師這么早就要走的……”
馬曉帥:“……”
——論一個人如何捅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