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殼上市,是通過各種方法收購股權,達到一定的比例成為最大控制人后,再資產重組等完成上市。
但不論買殼還是借殼,最大的困難在于這些殼,去哪里找靠譜的,便宜的?
姜宜之前給許月輝列的預計出售的殼名單,姜宜在真正去找對方談的時候,才發現,這些殼已經被同行踩爛了門檻,很多像吳羨這樣的企業早就找他們談過,所以競爭激烈,這些殼也隨之水漲船高,要求的條件越來越多,越來越苛刻。
一殼難求,好殼更難求。
姜宜剛入行一年多,實操時就知自己經驗缺乏,到了找殼這一步就推進不下去了。
她找許月輝請教,她會面臨的問題,許月輝早預料道,“你能找到的殼,所有人都能找到,都在談,這種殼坐地起價,甚至有的像釘子戶,不是誠心出售,你去談,當漲漲經驗,別抱太大希望。”
姜宜:“那真正優質的殼去哪里找呢?”
許月輝怒斥:“這種白癡問題,你問我?浪費時間。”
姜宜:“我知道有些中介通過交易所或者證監局,在長期監測那些連年虧損又沒有能力扭轉的上市公司,這些中介的手中能拿到第一手想賣的公司信息,但是中介的收費上千萬,成本過高,所以我想是否有別的渠道可以了解到這些數據?”
姜宜想節約成本。
許月輝諷刺:“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其實他有一些證監局的關系,但他不覺得姜宜有足夠的能力去和證監局的人打交道,拿到重要的數據。
這些坑,姜宜得自己爬,這是許月輝帶新人的規矩,新人不爬到頭皮血流,他沉得住氣,絕不插手幫忙。
姜宜沮喪幾秒之后又斗志昂揚,方法比困難多,別人能做到的,她也可以。
許月輝也不是完全不幫忙,給她發了一個邀請函:“這個講座,你陪我去聽。”
是一個交易所和財經大學聯合舉辦的金融論壇,探討如何規范運行整個金融市場,會議冗長無趣,許月輝以前不愛去,因為在那樣的場合,他排不上名號,能接觸到的只能是同級層的,純屬浪費時間。但現在不一樣,沈鷹州帶他認識了最高層惠老,有了惠老牽線搭橋,他再參加類似的論壇,能接觸的人便完全不一樣。
姜宜第一次參加這樣的論壇,占了許月輝的光,被安排在第三排的位置,放眼望去,前面全是耳熟能詳的行業知名人物,第一排是證監的幾位高管,還有財大的幾位教授,第二排是一些財經專家。
莊群的身影赫然出現在第一排偏中間的位置,穿著職業套裙,妝容,儀態都優雅得奪目,難以忽略。旁邊的幾位證監高管不時和她低聲交談,關系熟稔。
周邊全是專家級別人物,姜宜端坐著,目光落在第一排最角落坐著的證監局管理處的王處長。她做足了功課,可以從王處長這獲得真實有效的數據。
許月輝看出她的想法,不由潑冷水:“王處長出了名的公正不阿,油鹽不進,你想從他這拿到信息異想天開。”
王處長一臉嚴肅,嚴苛,一副生人勿進近的模樣,姜宜確實有些膽怵。
前面優雅端莊笑意盈盈的莊群忽然回頭,和姜宜的目光撞了一個正著,她似沒料到姜宜在,眼神頓了一秒,隨即朝姜宜淺淺點頭。
姜宜起身,在許月輝詫異的目光之下,主動走向前,彎腰半蹲在莊群的面前,模樣乖巧卻又熱情真誠打招呼:“莊老師,我也來了。”
這個論壇的規格很高,坐在第一排最中央的是惠老的下屬,也是二把手。
姜宜打完招呼不走,和莊群很親昵似的,任誰看了也知是莊群的學生。
莊群在業內以愛惜學生而出名,所以不得不介紹道:“這是我學生姜宜,現在在明禾投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