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煙沒有理會顏家潤,更沒有回答他的任何問題,只是朝文物局的領導道:“這邊請。”
一行人跟著她進她爸爸的辦公室,然后再進入到海底通道,后邊的記者也向前,一路走,一路采訪著顏煙,問她這個海底通道的由來,里邊都有哪些文物等等。
顏煙:“當年我父親買下這個港口作為實驗基地時,并不知里面有通道,是在后期修建時發現的。海港市當年是殖民地,海底通道交錯復雜,現今存留下來的完好的,應該只有這里。里面具體有多少文物,還需要專家考察。”
記者:“您出于什么原因捐贈呢?您父親知道嗎?”
顏煙:“我昨天去醫院探望時征求過他的意見,他同意了。至于捐贈原因,我只是做了海港市的市民應該做的,這筆文化財富是整海港市人民的,不該獨屬于我。”
顏煙沒有繼續這個話題,只說:“我帶你們進去參觀。”
她落落大方地帶著他們進去,一一介紹。
海底通道的實際價值以及是否還有更多沒有發現的文物,都需要文物局開發。
這邊的新聞很快就傳遍了海港市,顏煙大義的形象也躍入大眾的視野之中。
帶文物局的人考察完,顏煙和成廠長回到工廠,開始準備海上牧場的競標。
成廠長現在對顏煙不再是從前看小孩的目光,而是多了一份尊重,他不吝夸贊:“你比我想的更有魄力。”
她比很多成熟男人做事更果斷,當初要劉氏漁業免費更新y8系列,現在又直接把整個實驗基地和海底通道捐了,這些都不是常人能如此快速做出的決定,要舍得,要抵擋住誘惑。
顏煙笑笑:“我并沒有多高尚的品德才做這樣的決定,我是因為很清楚地知道,以我現在的能力,我壓不住這些財富,如果非要守著,最終只會遭到反噬,從譚凜川出事后的這幾天,各方人馬對這個基地虎視眈眈,就像今早的情況,只會不斷上演,所以我也是為自己考慮。”大概類似德不配位,財不配身。
她昨天去醫院探望爸爸,其實正是和他商量這件事,爸爸也支持她的做法。
成廠長:“你想得很通透,很好。原先譚先生讓我來帶你,和我強調,只需要幫你管理廠子的工作,大方向或者大事上不要干涉你,聽你的即可。我現在理解他的想法了。”
成廠長比顏煙大了十多歲,他感慨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并且打破了他在實業上重男輕女的一慣想法。
顏煙聽他提起譚凜川,內心微酸:“他這樣說的嗎?”
“是,譚先生對你的能力一直很信任,只需時間打磨。”
即使顏煙拒絕承認,但內心里,對他的想念卻與日俱增,聽成廠長這樣說,那些酸澀都化作一份強烈的,不可抵擋的想念。
但眼下,最重要的是先把海上牧場的競標完成。
成廠長道:“剛才劉秘書和我通過電話,他說劉董對你這次捐贈海底通道的事表示很大的贊賞,加上譚先生退出股東,所以這次海上牧場的項目,我們基本沒問題。”
顏煙松了口氣,“這算因禍得福嗎?”
因為新聞媒體的大肆報道,把顏煙塑造成了有大義,有遠見,有魄力的女企業家形象,未來可期,她一時成了海港市的知名人物。
劉氏漁牧也想借用她的身份擴大海上牧場的影響力,所以合作自然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