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娘娘今年才五十歲,自皇上登基之后她便將后宮諸事都交到了皇后手里,自己并不怎么操心,所以整個人看起來十分的年輕。
皇后帶著眾妃進了壽安宮之后,先是行禮叩拜,之后才由皇后打頭,獻上壽禮。
皇后給太后準備的壽禮是一座萬年長春屏風和一對福祿壽玉瓶,屏風是十分精巧的雙面繡,玉瓶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太后看過皇后的壽禮之后,笑著朝皇后頷首,“皇后有心了,哀家十分喜歡。”
皇后笑著道“太后娘娘喜歡就好。”
之后,是貴妃,貴妃準備的是一副蟠桃獻壽圖和一對萬年如意玉杯,同樣得了一句太后的喜歡。
再接著是敬妃,惠嬪,安嬪崔婕妤,大家送的壽禮盡皆都是十分珍貴討喜之物,可也都沒什么太大的新意。
直到輪到了翁婕妤,翁婕妤送上了一副自己親手所作的百花獻壽圖,一整個大大的壽字由牡丹、蘭花、菊花等百花組成,遠看是字,近看是花。
太后看完十分喜歡,夸了翁婕妤一句“不管是字還是畫,都十分的出彩,翁婕妤用心了。”
翁婕妤臉上還是一副波瀾不驚的樣子,道“能得太后娘娘的喜歡,便是這幅畫的福氣。”
翁婕妤送完就該鄭美人了,鄭美人的壽禮一抬上來就引起了在場所有人的注意,鄭美人準備的是一樽一尺多高的白玉觀音,白玉觀音面容悲憫慈和,乍一看和太后竟有三分像。
太后看著面前的玉觀音,笑了笑,對鄭美人道“這么一樽白玉觀音像鄭美人花了不少功夫吧”
想要尋到這么大塊,品質又這么好的玉不費一番功夫怕是很難尋到的,更不要說那活靈活現的雕工了。
鄭美人柔柔一笑,道“臣妾不敢欺瞞太后娘娘,這樽白玉觀音像臣妾其實沒有花什么功夫,玉石是臣妾家里原有的,雕工是臣妾的父親找的,監工負責運送的是臣妾哥哥,臣妾也就僅僅只是負責將她獻給太后娘娘而已。”
太后點了點頭,哈哈笑道“既然如此,這個功勞哀家可就記在鄭家頭上了。”
鄭美人笑道“能得太后娘娘的喜歡,臣妾和臣妾家里人便十分歡喜了,不敢談什么功勞。”
太后淡笑,“有什么不敢的你父兄的心意哀家收到了,回頭哀家便讓人送賞賜給你父兄。”
敬妃聞言,笑著開口道“太后娘娘,鄭美人家里是商戶,您要賞賜她們,不如就賜她們家一塊牌匾,她們家父兄肯定高興。”
太后看了敬妃一眼,搖了搖笑著輕斥道“胡說八道,哀家是那么小氣的人嗎人家送了哀家這么一樽白玉觀音,哀家就賜人家一塊牌匾,像話嗎”
敬妃見此,不再提牌匾的事情,只逗趣道“臣妾不是想著替太后娘娘省點銀子嘛。”
太后笑道“敬妃莫不是怕哀家將哀家的這點家底都賞賜給了別人,以后缺了你的賞賜啊”
敬妃瞪大了眼睛,一副吃驚的樣子,道“太后娘娘您怎么知道臣妾是擔心這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