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見劉倉這個時候求見后又坐了回去,齊王喊臉上露出了激動的神色,他高喊了一聲“進”。
穿的灰撲撲,一點都不顯眼的劉倉從門外走了進來。
向齊王行禮后,劉倉稟報道:“王爺,一刻多鐘以前,皇上身邊的大太監連永望帶著一個盒子去了寧王府,片刻之后寧王就帶著一隊親衛出門了,看方向應該是要進宮。”
“你確定?”齊王從書案后站了起來,屋中其他人也都用帶著火熱的眼神緊盯著劉倉。
劉倉道:“小人見過皇上身邊的大太監,去寧王府的確實是他,只是小人怕耽誤王爺的事情,看見寧王出門后就來稟報了,并不能肯定寧王是否是進宮了。不過小人讓李興跟著呢,讓他親眼看著寧王進宮后再來稟報。”
劉倉的話落,書房中安靜了片刻,坐在右側首座的一個中年文士才開口道:“裝在盒子里的很有可能是傳位詔書。”
“送傳位詔書給寧王,皇上應該不會是要傳位給寧王吧?”左邊的齊王的一個親信道。
右邊一留著山羊胡的幕僚回道:“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寧王一向得皇上的信重和喜歡,皇上當初能坐上皇位,寧王也出了不少的力。”
“那三皇子怎么辦?”有人提出異議。
“三皇子今年還不到兩歲,就算是皇上傳位給他,他也坐不穩這皇位。”
曹輝道:“可三皇子畢竟是皇上唯一的血脈,兄弟再親也親不過親生兒子吧?皇上真的會將皇位傳給寧王嗎?”
曹輝的話讓幾位幕僚沉默了一會兒,若是他們自己,他們肯定是會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不是自己的兄弟的,即使是那個兒子還不滿兩歲。
這次,還是那個中年文士先開口打破沉默,他道:“詔書是送給寧王的,卻不一定是傳位給寧王,最大的可能是皇上傳位給三皇子,封寧王為攝政王,令其輔佐三皇子。”
“不管皇上是傳位給寧王也好,還是傳位給三皇子,讓寧王當攝政王也好,王爺要想成事寧王都會是攔在前面的一塊絆腳石。”
齊王此時已經又坐回了椅子之上,他聽完中年文士的話后道:“嵇先生說的沒有錯,若是連永望帶去寧王府的那個盒子里真的是詔書,那本王想要名正言順的登上那個位子,寧王就不能留。”
“本王覺得謀害皇上,意圖篡位的罪名就十分適合寧王,你們覺得呢?”
“王爺說的沒有錯。”嵇姓文士點頭道:“寧王若是這會兒進了宮,王爺正好可以以這個罪名將他處置了。”
“王爺一會兒進宮也能以此為理由,到時就說王爺察覺到了寧王的罪行,所以才進宮救駕。”
“嵇先生所言不錯。”齊王對嵇姓文士這顛倒黑白的言論很是滿意,現在他們就等看寧王是不是真的進宮了。
過了大概一盞茶的時間,齊王派去盯著寧王的另一人李興趕了回來,并且帶回了確切消息,寧王確實進宮了。
除此外,早在寧王進宮之前翰林院的彭翰林也急急進了宮。
“看樣子就是今晚了。”齊王再也壓抑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對一旁的曹輝道:“通知府內的親兵,準備和本王一起進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