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可而止,李承乾拱手拜了一拜,道:“臣還要回東宮上課,就不在此多逗留,攪擾陛下與魏王天倫敘樂。”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壓下脫口而出的“滾”字:“去吧!”
東宮之中,張玄素已經等候許久,古往今來的老師都不喜歡學生遲到,對方是太子為這些小事不敢罵但不影響張玄素擺出一張臭臉。
李承乾看出張玄素的不滿,道:“陛下留孤說了幾句話,后來魏王過來又被拖了些時辰,遲了這許久,讓老師久候,實在是抱歉。”
張玄素一驚,似乎是不敢相信太子向他致歉,老臉一紅,說話的語氣也不似方才那般生硬。
“陛下留人,遲上一時半刻也無甚要緊。”
張玄素的反應,也在李承乾意料之中,比起色厲內荏的于志寧等人,張玄素是真的剛直。不過,那時的李承乾是太子,一開始就是上位者,要的是臣下絕對的服從。張玄素作為老師,覺得老師教導學生,學生就應該受教。兩種極端的思想理念相互碰撞,在貞觀十四年后,他徹底瘋魔險些殺了張玄素。
日落西沉,授課結束,李承乾當堂完成窗課,交于張玄素查過之后,親自將人送出東宮。
回到顯德殿,承乾命人帶了李象過來,李象已經啟蒙,正學《詩經·擊鼓》篇。
童聲稚嫩,李承乾平靜無波的心被勾起陣陣漣漪,他抬手驅散了宮人,在案上將宣紙鋪開,又將李象拉到懷里,親自研墨,手把手教李象在宣紙上描摹。
“阿耶的字好看,先生總說我的字歪歪扭扭,不成體統。”
李承乾笑了笑,古今中外教育如是,父母貶低子女,師長打壓學生,吝嗇只言片語的鼓勵。
“人貴自重,旁人怎么說不必放在心上,你自個兒用心就行,下了功夫總能寫好。阿耶的字,也是天長日久練出來的。”
李象雙眸發亮,他不過六歲,難得同父親親近,得父親親自教導,血緣的本能讓他下意識往父親懷里蹭。
李承乾微微一笑,揉了揉李象發頂,不禁為這個孩子的未來發愁,定期清理宗室是大唐皇室的優良傳統。前路茫茫,他要如何才能保下李象一生平安,真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李世民被李承乾氣的胃疼,思來想去實在咽不下這口氣,就以查功課為由繼續和兒子斗法。君王骨子里強悍的征服欲,越是難以駕馭的臣子,越能夠激起他們的興趣。一個桀驁不馴的兒子兼太子,把李世民氣胃疼的同時,也讓他驚喜不已。
李承乾想事情太入神,以至于忽略了殿外有一雙眼睛盯了他許久,驀然抬頭,父子目光在空中交匯,碰撞就無聲的火花,瞬間拔高了殿內的氣壓。
李世民微微勾唇,抬腳踏入大殿。
李承乾拉著李象起身,疾步上前迎駕。
早朝憋著惡氣在心里,太極殿前他又夾槍帶棒收拾了一通父親最愛的青雀,接下來的談話不會友好,李承乾不愿意李象看到這不和諧的一幕,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好。
“象兒,你先去麗正殿找你阿娘,為父同你阿翁說幾句話,晚些時候陪你用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