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早朝廢了孔穎達,消息傳到魏王府,直接驚出了李泰一身冷汗,忙命人叫了房遺愛、柴令武、杜楚客等人過府。
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天策府舊臣,李承乾怎么敢,父親又怎么可以為了一個李承乾,將孔穎達流放嶺南。
李泰的一系列動作,身處東宮的李承乾不知道,更懶得放在心上。
嫡次子登基的父親,從骨子里不認可嫡長子繼承制,早在貞觀十年二月,父親就以“泰好文學,禮接士大夫,特命于其府別置文學館,聽自引召學士。”當年秦王李世民培植勢力的路,李泰走上了。
貞觀十年母親病重,他為母祈福射雁,箭射入太極宮,被玄甲軍捉拿途中墜馬腿瘸。父親緊接著下詔,李泰入主武德殿,最后被魏征和褚遂良勸阻。
后來,父親又下令朝中三品以上公卿途遇親王時下馬拜見,當時長安城中只一位魏王,個中意思不言而喻。
禮部尚書王珪奏請:三品以上公卿途遇親王時下馬拜見,不符禮法規定,要求取消這一儀式。
父親當即以言脅之:“人生壽夭難期,萬一太子不幸,安知諸王他日不為公輩之主!何得輕之!”
值此時,父親廢立太子之心已經不加掩飾了。那時的他,羞憤與恐懼交織,能做卻只是一瘸一拐離開太極殿,回到東宮抑郁。
李承乾并不認為父親打消了廢立太子的心思,最多是他眼下沒什么大過,貿然廢太子朝臣那關過不去。
再有就是,大多數二胎家庭的通病,對大寶還有幾分情意,又因自身經歷偏向二寶繼承家業。無論如何,心偏了,放棄大寶也是遲早的事情。
況且,第一世的他只活了二十六歲,或許這一世他的壽數只有二十六。
這么一想,更沒啥好爭得了,隨便李泰怎么蹦跶,他只需要教導好李象,在他咽氣之前,設法將蘇氏和李象等人送去嶺南避禍就好了。
張玄素辦事效率極高,當天就把李承乾的功課翻了一倍。
李承乾看這老爺子一把年紀還要加班,于心不忍,遂道:“右庶子,要不您直接布置下窗課,我自己念書領悟,再把窗課交于您批復?”
張玄素頓了一頓,道:“無人講解,殿下能看得懂?”
李承乾點點頭,包看懂的,他在后世輪回,做過教書先生,考過科舉,當過朝廷大員。
張玄素若有所思,沉默了半晌過后:“如此,那老臣指出殿下今日功課,殿下寫一篇策論。”
李承乾大喜,就喜歡這種痛快的,當即就拿了書過來,裝模作樣看了小半個時辰,提起筆寫了五六百字的策論。
張玄素一把年紀,看書看著有些打瞌睡,三月下旬,氣溫回升,可室內還是涼嗖嗖的。
李承乾目光示意內侍抬了爐子進來放置到張玄素身側,又讓人找了毯子為張玄素披上。
第一世張玄素、于志寧、孔穎達、杜正倫等人口誅筆伐的罵,可千年輪回,他對這些人早就沒了怨恨。只要這些人,現在不主動過來招惹他,他也愿意以禮相待,給予足夠的尊重。
申時前后,張玄素轉醒,自己竟睡了這么久,看著身上蓋著的毯子,腳下暖烘烘的炭火,又看對面看書的太子。
“臣慚愧,讓太子殿下見笑了。”
聞言,李承乾將策論遞過去,道:“右庶子才病過,嗜睡情理之中。這是孤的策論,右庶子批復了,也好早些回去歇息。”
張玄素點點頭,接過策論端詳了許久,面色漸漸沉重,最后道:“殿下的策論臣另作他用,今日授課到此為止。”
李承乾內心生了一股不好的預感,急忙上前攔住張玄素,道:“另作他用?請右庶子明言!”
張玄素道:“殿下這篇策論,論述引經據典,見解獨到。殿下心中丘壑在臣之上,老臣教不了殿下了。老臣要去求見陛下,請另擇名儒大師,為太子殿下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