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甚少看到父親這般脆弱的時候,準確的說他只看到了三次,第一次是母親去世,第二次是稱心之死他和父親第一次正面沖突,第三次是他被廢黜時的誅心之言。
孩子成年斷奶,無關年紀,在于是否完成精神上的弒父弒母。具體在什么時候,每個人經歷不一樣,精神斷奶的時間不一樣。
儒家營造的家庭體系,要求天倫之樂,又要求兒女頂立門庭,所以儒家體系下的中國父母,既要兒女百依百順的孝,又要兒女獨當一面成才。兩種背道而馳的寄托絞在一起,突出一個擰巴。
大多數中國兒女,一生都沒能完成精神上的弒父弒母,僥幸完成的,認知到了這種擰巴教育方式對自己傷害,卻無法感同身受兒女,最后把悲劇留給下一代。
第一世的他,自始至終都沒完成精神上的徹底斷奶,那一場糊里糊涂的謀反是他精神斷奶的開始,但那個開始太脆弱了,以至于看到父親被他誅心,他還會心痛不忍。
按照袁李二人的說法,謀反以后的他穿到未來,以他對自己的了解,一開始可能會有些失常,但以爸爸和媽媽對兒女的教育來看,他應該很快能恢復平靜,精神上還會依賴起新的父母。
李承乾現在巨心疼爸媽,好不容易把他教好了,又送過去一個初始化版本的他,活脫脫一個問題少年。想他剛穿回來時,李象那副德行,他可比李象難纏多了。
見面三分情,老板的感情牌,李承乾表示很無奈,現在的父親不是曾經那個傷害他的父親,可他心里清楚,如果他沒有完成精神上斷奶,現在這個父親就是以前那個父親。
一千四百多年輪回,直到遇見爸爸媽媽,他才想明白這個道理。父親愛的不是李承乾,是這副身體里的高明,同一個靈魂,輪回轉世之后,經歷不同,就不是完全意義上的一個人。
李承乾不知道該怎么安慰父親,正史上記載最愛哭的皇帝,無論是政治作秀還是一時的情感波動,哄一個愛哭的領導都很讓人頭疼。
“陛下,落淚會加劇頭風病。”
李承乾深吸一口氣,從榻上起身跪到父親面前,道:“陛下,現在的承乾不好嗎?”
李世民撫上李承乾腦袋上,道:“很好,是阿耶總覺得缺了些什么。”
李承乾道:“陛下覺得好,那便是最好的。”
李世民看著眼前的兒子,內心千言萬語,最后只化作一聲嘆息,道:“地上涼,起來吧!”
李承乾起身坐到榻上,想到自己的以后,原來的他不會回來,謀反是不可能的。可他的壽命只有那么點兒,讓妻兒出局,還能榮華富貴一生,就只能寄托于老板了。
“陛下!”李承乾從榻上翻身下地,向父親叩首道:“臣愿竭盡畢生所學,向陛下和朝廷盡忠。臣想求陛下一道密詔,若臣天不假年,求陛下廢黜臣膝下孩兒宗籍,送他們去嶺南遠離是非。”
李世民腦袋瞬間一片空白,求他將來立皇太孫他還能理解,這個要求聞所未聞。
“高明,你是不是腦袋燒壞了?”
李世民帶著滿臉的疑惑去探李承乾額頭,被李承乾避開了。
“陛下,臣清醒的很。”
說著,李承乾起身從八寶閣上取下來他此前畫下的圖紙,從袁李二人留話他就開始著手,不超越封建社會生產力,他可以放開手做事,同老板談交易。
此前他有顧慮,是怕他的行為改變某一段歷史,影響到后世,現在他是一點兒都不怕,平行時空,不影響后世,那就不需要畏首畏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