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可以可憐承乾,但不能再做一次承乾。
李世民被案上的手稿吸引住,拿起來細細看了起來。
“這是高明寫的嗎?”
李承乾道:“前朝有《說文解字》但不全面,只能作為生僻字查詢。注解古籍發行,不可能每個字注解到位,臣想將古文中那些存在古今異義的字整理出來,編撰成冊,名字臣想好了,就叫《貞觀字典》。字典發行之后,遇到不確定或者不知道的字義,可以查閱字典對照查詢。”
盆里的碳將要燃盡,李承乾添了幾塊進去,李世民放下手稿上前,道:“青雀此前數次挑釁,你都沒對他下黑手,李祐被彈劾,你出言替他辯護。朕所出的孩子你都能愛護,何況朕和你阿娘所出的青雀雉奴,你是個好孩子,朕都知道。”
李承乾不想接這個話茬子,皇帝知道個什么,李泰挑釁他背后是皇帝的縱容,罪魁禍首是皇帝,給李祐說話也不過因為曾經的自己淋過雨,所以丟給李祐一把傘。
“你以前編過書嗎?朕看你編書頗有章法,不像個太子,像是崇文館里的經學博士,不遜色他們其中任何一位。”
李承乾頓了頓,后世科舉制度,進士及第后一般不會直接授予實權官職,更多的士子都是先進翰林院、龍圖閣、文淵閣這種機構做編修,給堂官打下手,整理和編撰經史子集,可以理解為新員工入職培訓。
運氣極好的被皇帝看中,類似于《紅樓夢》里面的林如海,直接成了天子心腹巡鹽御史。運氣好的,為上官看中,外放出京做任務,刷經驗,攢政績。
二者殊途同歸,干得好都是調回京師做京官,進入六部,熬到入閣,光榮退休。運氣不好的,因為各種原因原地踏步,或者做了人家白手套,殞命官場。
他也是曾經進士及第的人,算下來他也有五六年編書的經驗。更何況,二十一世紀的古漢語字典,他不夠格參與編撰,卻是初高中的老朋友。憑借過往經驗,依樣畫葫蘆弄一個盜版出來不難。
“閑來無事,打發時間,臣身在太子之位,謀其事,盡其責。”
李世民頗為欣慰,李承乾脾氣臭一些就臭一些,他這個父親脾氣也不好,兒子隨了他了。
“秦王府十八學士,你看著挑幾個進崇賢館,這些事情交給他們辦就行了。”
李承乾道:“陛下要治理天下,所以不希望看到世家壟斷官場,堵塞底層人才進入朝廷的道路。朝中官員,大族是尚未沒落的世家,寒士是已經沒落的世家,他們本質是一類人,他們的追求,就是王與馬共天下的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是否引入底層人才入朝,陛下和他們利益相背,他們不會認真編撰的。臣去弘文館看過,有臣排版的標準在,他們排版的注解也是不堪入目。”
李世民道:“弘文館做的排版注解,朕也看了,不及你的是真,也沒到不堪入目的地步,高明,會不會是你要求太高了?”
李承乾:……
“您沒見過更好的,臣寫得那些,比起臣看過的,都是不堪入目的東西。”
李世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