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們向李承乾提問,就十分刁鉆了,可李世民發現,李承乾條理清晰,語氣平和,氣質溫潤,完全不似他在東宮看到的李承乾。
李世民心下有些小激動,是高明回來了嗎?
抱著這種思想,李世民艱難熬完早朝,迫不及待的開口:“承乾,你們又換回了嗎?”
“父親,你在想什么?我答應你人前做戲,人后你還要得寸進尺?”
觸及到李承乾眼底的諷刺,李世民一顆心涼透了,高明沒回來,這副身體里還是那只小刺猬。
“一個工具,難得父親你還動了情意。”李承乾冷哼一聲,“我記得你批了五個月的假期,今日露了臉,明天我就不來上朝了。”
“承乾,多謝你的配合。你恨我,罵我,甚至想打我都行,只一點,別壞了高明的名聲,他這一路走來不易,別讓他再回來時,又是一地狼藉。”
李承乾轉身看向李世民,“他過來時還在貞觀十年,那個時候我一沒有沉迷酒色,二沒有豢養男寵,三沒有披發慕胡。唯一被彈劾的就是奢靡享樂,一個月八千錢份例,我到底有多奢靡?還一地狼藉,別什么屎盆子都往我頭上扣。”
李世民被懟的啞口無言,李承乾尤不解氣,又添了一句,“父親不就是存著希冀,盼他回來,幫助完成這個時代所不能完成的一些事情嗎?直接明說就好了,一口一個高明不容易,大臣們都退朝了,還在這里演慈父。”
“李承乾!”
李世民被氣的臉都紅了,指著李承乾喘氣,半晌說不出話來。
李承乾冷笑一聲,轉身瀟灑離開。
李世民望著李承乾離開的背影嘆氣,好消息,這小子,眼下只對他一個人發瘋;壞消息,八月制考高明回不來,李承乾十有八九會有破綻。
李承乾學問不差,文風同高明大差不差,但文章深度達不到高明的水平,遑論做天下士子主考官。
素來敬鬼神而遠之的李世民,此刻也不由得將希望寄托在神佛上,上了香長跪在三清殿前。
歷經輪回的李承乾,高明才是最適合大唐的太子,若他不是大唐皇帝,他可以忍李承乾一輩子的冷嘲熱諷,可以慢慢捂化李承乾。
然而,他不僅是父親,更是大唐的皇帝,高明回來,李承乾回去,大唐有了最合適的太子,李承乾也得了想要的父母。
李世民從三清殿出來,張阿難趕忙上前攙扶。
“袁天罡和李淳風兩個,他們深諳風水神學,百騎司找他們兩個,十來日了,找的怎么樣?”
張阿難搖頭,“還沒有消息,興許還要些時間。”
李世民神色凝重,“朕這些日子總是夢見太子。”
“太子在東宮,陛下隔三差五就要去一趟。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李世民笑笑,不是東宮里的那個太子。
“朕夢中,太子為了培育種子,夙興夜寐,查資料,讀書,記筆記……”
張阿難笑道;“太子殿下是儲君,儲君怎么可能真的種地,去培育種子?”
李世民嘆氣,張阿難怎么會懂。
“告訴弘文館負責給皇長孫授課的師傅,嚴格要求皇長孫的功課,若有懈怠,從重責罰。”
承乾走了,青雀和雉奴他也不可能立儲,能用的就是李象和李覺,蘇氏這一胎男女未定,只能賭一把李象。
李象是個聰明孩子,就是缺了身份。
蘇氏這一胎若生下女兒,皇家宗籍上,將李象記到蘇氏名下,屆時他把李象接到甘露殿,教習帝王之道。若是男兒,以李覺為嗣君,李象學王佐之道,輔佐幼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