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耕文明對海權認知不夠,若能留下一顆海權啟蒙的種子,任其生根發芽,已有的時空是枉然,這個平行的時空,子孫后代或許能少受些磨難。
李承乾沉默片刻,開口道:“海權,陛下可以理解為朝廷對海洋的控制和利用,在未來有專門的海軍,對領海進行巡航保護,維護海權。”
“海軍?”又是一個新知識點,李世民追問道:“朕目前所見,只能是航運與漁業。聽你這么說,在未來海洋作用應該極大,否則不至于組建軍隊。”
李承乾道:“海洋不僅有航運和漁業,還有海底的油氣、礦產等資源。這些都是次要的,維護國家安全,才是重視海權的重中之重。”
李世民道:“未來可以在海上駐兵嗎?如若不能,那維護海權如何上升到維護國家安全層面。”
肚子餓的難受,皇帝還要問東問西,李承乾頗為無奈,卻不好拂皇帝的顏面,“未來有航母,非常時期,可以在海上駐兵,同陛下打高昌的道理是一樣的,未來的人爭海權,也是將戰爭推到國土之外。”
“航母?聽起來很厲害的樣子!”
李承乾點頭輕笑,臉上滿是驕傲之色,“陛下若能去未來,有機會臣可以帶您去看航母。”
“這種東西可以看嗎?”
李承乾笑道:“有些航母是對公眾開放的,親眼見證一個國家的強大,也是培養老百姓自豪感,以及對國家認同感,提高凝聚力的一種方式。”
“所以,哪怕朕給你太子的位置,你也仍然以未來那個時代為榮?”
李承乾道:“若陛下見到那個時代,也會以后人為榮的。”
“你說的海權,目前大唐能獲利的只有航運和漁業,海底的那些東西,大唐沒有能力去獲取。海上外敵入侵,沒有你說的航母,也很難將戰火推出國土。”
李承乾點點頭,海權同科學技術掛鉤太強,大唐不具備這個條件,投入和收益不成正比,就算皇帝以強權進行海權維護,也很快就會夭折。
“臣只是告訴陛下這個概念,希望陛下可以將這個概念寫入史書,種下一顆種子,未來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自有后人去澆灌這顆種子,讓它生根發芽,長成可以庇佑國家長治久安的大樹。”
李世民嘆氣,“你總說科技生產力,不用到高科技,朕若是要對倭寇開戰,你可能助朕一臂之力?”
李承乾思索片刻,“臣可以改良戰船,火器。”
“朕記得你說過,高先生當過五年的兵,他沒跟你講過訓練有關的東西?”
李承乾笑道:“這個還真巧,老高就是海軍士兵,不過臣沒問過,臣又不打算參軍,問那些做什么?”
“你……”李世民恨鐵不成鋼看了李承乾半晌,最后都化作一句:“沒出息,朕怎么就生了你這么個沒出息的兒子。”
李承乾抿嘴輕笑,向皇帝道:“那陛下找幾個和尚道士,把臣送回去,換個有出息的過來。”
話音未落,李世民臉色添了幾分悲涼,問李承乾:“那個你,他不能回來嗎?借尸還魂,一具尸體而已,朕可以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