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陛下也有同感,不過陛下維護承乾,所能威脅承乾去留的就只是生死壽夭。”
李世民聞言一怔,看著長孫無忌若有所思,所以當初李承乾孤立無援,連舅父長孫無忌都不肯施以援手,是因為篤定了他必定廢太子。
長孫無忌被看的起了一身雞皮疙瘩,道:“臣也就是說說,興許是杞人憂天。”
“走,去東宮看看承乾,朕有兩三日沒去看承乾了。”
長孫無忌默了默,小心勸道:“臣猜陛下兩三日不去東宮,跟貶了青雀為越王,取消了他身上越制的榮寵有關。您心里頭不痛快,故臣覺得這會子,您還是不要去東宮的好。”
李世民:……
“朕這兩天沒去東宮,一來是吐蕃來朝事務繁忙,二來河南道和淮南道大部分州縣久旱不雨煩心,跟青雀有什么關系?”
長孫無忌道:“陛下和承乾幾次沖突,基本和青雀有關,臣就是提醒您。”
李世民神色憤憤,“朕是看明白了,你們一個個都覺得朕偏心青雀,苛待承乾。”
“陛下,不是臣等覺得您偏心承乾,是您之前所作所為,讓眾大臣以為您不喜太子,甚至要廢黜太子。”
李世民:……
“朕何時說要廢黜太子了?朕的名聲,就是給你們這么揣測壞的。”
長孫無忌斂著眸子,不慌不忙開口:“知道陛下想要什么,順著陛下的天心行事。陛下賢德,流傳給后世就是明君賢臣的典范。古往今來的為臣之道,就是揣測君心。”
這話聽得李世民心中極其不痛快,卻也知長孫無忌所言,正是數千年來君臣相處之道。
“不會揣測君心,只憑良心為官的臣子,不會有什么好下場的。政事上承乾能同陛下想到一處,也只是政事上。”
李世民道:“輔機的意思,太子只是太子,要朕不要苛求他為人子。”
長孫無忌點頭,自他做了太子詹事以來,時常旁觀這對父子相處,李承乾做太子那是沒有任何問題,做兒子不提了。
“承乾對陛下,內里總帶著疏離,陛下沒動手,是怕把那瓷娃娃碰碎了,若沒有這個忌諱,承乾都不知道要挨多少頓打。”
李世民笑道:“走,去東宮,衛國公和玄成一早就進宮了。衛國公倒罷了,這個魏征,休沐日不在家里好好待著,跑東宮瞎轉悠,就會帶壞承乾。”
長孫無忌笑而不語,李世民幾次挖苦魏征,都是李承乾出面解圍,李世民看魏征不順眼太正常了。
“明日敬德父子出征,朕打算讓承乾在承天門在,代朕為大軍餞行。”
長孫無忌點頭,未來不知如何,眼下尉遲寶琳是李承乾心腹,李世民此舉本就是給李承乾培養人手,由李承乾為大軍餞行再好不過。
東宮三少,李承乾同魏征交好,因教習武事的緣由,他和李靖私交也極其不錯。
皇帝和長孫無忌來了,李承乾和魏征、李靖師生忙起身見禮。
眾人落座,李世民被案上一道茶點吸引。
“這道點心看著新奇。”
李承乾解釋道:“太子妃有孕怯夏,臣讓宮人做了些新奇點心給她。今日師傅進宮,想著師傅會喜歡,就讓宮人端上來了。”
社會生活水平提高,飲食文化迅猛發展,二十一世紀的甜品,集歷代之所長,已然達到了空前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