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宮回甘露殿之后,李世民失眠了。
李承乾關于均田制和府兵制,立足于客觀現實,分析矛盾,以及帶來的影響,讓李世民不得不正視這個問題。
關隴軍事貴族的崛起,同府兵制度密切相關。
李唐王朝的建立,離不開府兵制度,均田制一旦崩潰,府兵制受到沖擊,府兵戰斗力下降,李唐皇族的權威就會被削弱。
世家大族、官僚貴族、底層民眾構成的利益團體太大,均田制被破壞的大勢所趨,在府兵被削弱之前,李唐皇族手里,必定要掌握一股新的軍事力量。
策略在胸中成型,翌日早朝過后,李世民召見李靖到甘露殿。
聽李世民說明情況,驚的李靖虎軀一震,太子少保已經十分顯眼了,現在皇帝還要他去主持練兵?
“陛下,臣是東宮的太子少保,臣的一舉一動,都有人盯著。臣負責練兵,必定會惹來朝野的非議,臣這把年紀,一把老骨頭,倒沒什么怕的,就是怕帶累了太子殿下。”
面對李靖的推辭,李世民并不覺得意外,李靖不止一次被彈劾“謀反”,所以同兵權相關,李靖都格外敏感。
況且,李靖說得是實話,太子少保出了岔子,的確會連累太子。
“衛公,你覺得太子這個學生如何?”
李靖思索片刻,“拳腳功夫進步了不少,前日午后太子攜高慎微駕臨寒舍,臣考校了太子的拳腳功夫。”
李世民聞言,嘴角抽了抽,這小子堂而皇之,帶著高慎微出入重臣府邸,是一點兒不帶避諱。
“衛公府上養了兩只山君,太子是個直性子,喜歡什么從不掩飾,衛公若是覺得他討嫌,直接下逐客令趕他走,不用客氣。”
李靖笑道:“難得有人同臣志趣相投,欣賞的來山君的好,臣怎么會覺得太子討嫌?”
李世民道:“衛公獨愛山君,太子那孩子,凡是毛茸茸的小家伙,甚少有他不喜歡的。”
“人有些小癖好,只要不害人禍國,無傷大雅。”
李靖的回護讓李世民很無語,默默在心底吐槽:他也沒說李承乾喜歡動物不應該,怎么人人都覺得他是不滿李承乾。
李世民道:“這天下遲早是太子的,衛公是太子的師傅,師傅幫學生練兵,天經地義,這第一支兵,練好之后,是要交給太子的。”
皇帝這個態度,李靖大為震驚,“練兵之事,太子殿下知曉嗎?”
李世民點頭,“朕要練兵他知道,但他不知道這一支兵是給他的。衛公不必同太子明言此事,練兵過程中常讓他適當參與其中就行。衛公,太子是國之儲君,手上沒有一支鐵軍拱衛,朕不放心。”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皇帝根本就沒給他拒絕的理由,李靖欣然應了。
黃昏時分,李承乾照例到甘露殿請安,想到李靖進宮說過的話。
“你出宮找高先生,你要和高先生父慈子孝朕不攔著,畢竟高先生統共也就待百十來天,可你能不能收斂著點?你是太子,朝野內外眼睛都在你身上盯著,你心里一點兒數都沒有。”
李承乾苦笑,“父親,您和我爸商量好的嗎?我爸昨日也跟臣說這話,臣今日都沒出宮去。”
“朕和高先生沒商量,是你自己心里沒數,這要是換成象兒在你的位置上,你想的不比我們周全?”
看李承乾傷神,李世民于心不忍,“明日朕召高先生入宮,只說朕欣賞他的才學秉性,命他入仕東宮與你多加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