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網,禁在二十一世紀,無異于謀財害命。
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只要想,就可以拿出電子產品,娛樂生活。
最為廉價且高效的一種娛樂休閑方式,深深扎根在底層老百姓生活之中,其分量并不比衣食住行輕。
毫不夸張的說,二十一世紀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跟網絡的普及有很大關系。
“茲事體大,朕要誰去得罪這個人好?”
不出意外,皇帝要收網了,能如此問,就是不愿意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出面得罪這個人。
“承乾,其實魏征是個很合適的人,他是孤臣。”
“那也不行!”
李承乾嚴詞拒絕,李世民得了意料之中的答案,并不覺得意外。
“從前,師傅不顧病弱之軀,也要護著臣。現在,只要臣有一口氣在,就不許任何人傷害他。”
李承乾面色決然,讓李世民頗為意外,除卻妻兒和母親,這世間竟還有人能讓李承乾做到如此境地。
“承乾,倘若朕一定要用魏征呢?”
李承乾語氣決然,“詔書下達,臣當然沒有任何法子。”
牽扯山東諸多大族,一旦動了,事后必定要一個替死鬼,什么時候死,只是時間問題。
“你放心,朕不會傷害魏征的。”
李世民是看出來的,這小子維護魏征,大有魚死網破的架勢。
魏征,一個快進土的老棺材瓤子,不值得讓他和承乾失和。
“他是朕的兒女親家,他若是倒了,魏叔玉就沒法子迎娶衡山了。”
李承乾抿了口茶湯,沒接皇帝的話茬子,已然下定決心,皇帝敢讓魏征去送死,貞觀二十三年之前,皇帝膝下兒子和孫兒,只有他李承乾這一脈。
“朕會告訴大臣,你腳上的傷勢,遲遲不能痊愈,沒辦法上朝。”
“父親想提誰進尚書省主事?”
李世民目光凌厲,說話語氣泛著寒意,“朕養的刀,朕沒用上,便宜了武媚娘,成了她斂權的工具。”
聽這話的意思,是酷吏,武媚娘的酷吏可多了。
許敬宗、來俊臣、周興、索元禮……
符合要求的只有許敬宗,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說到許敬宗,李承乾想起一件比較好玩兒的事情。
許敬宗之死,太子李弘這股新興的政治勢力,給許敬宗上謚號為“繆”,含義為“名與實爽”。
給武后的肱股之臣,上這么一個謚號,李弘的行為,無異在打武后的臉。
圍繞謚號之爭,雙方展開了一場拉鋸戰,最后李治下場和稀泥,給了一個“恭”字,意思是“既過能改”。
整體看這一局,武后贏了。
“你笑什么?”
李承乾道:“父親可知,這位羅織罪名,制造冤案,殘害忠良,幫助武后斂權的十八學士,最后陪葬昭陵,長伴您左右。”
李世民:……
“承乾,你不說話,朕不會把你當啞巴。”
李承乾碾茶,嘴里忘揶揄皇帝:“臣要是不說話,您可又要說,臣是不是個啞巴,一問三不知了。”
“你如今可是愈發的放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