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做好了隨時逃跑的準備,李世民確是硬生生壓下火氣,不能打。
這個距離,不等他近前,李承乾就會跑。腳上的傷,也不知恢復的如何,萬一又傷了,麻煩就大了。
“你體弱多病,朕就不跟你計較了。免得你又傷了,病了,朝臣們說朕虐待你。”
李承乾炸了,當即道:“別再說臣體弱多病,臣的身體好得很,這個梗就過不去了嗎。”
李世民笑而不語,轉身往內殿去,留下李承乾在大殿批奏疏。
權萬紀被押回京師之后,尚書左丞許敬宗,奉命審理。
諫官干的素來都是得罪人的活兒,何況權萬紀為尚書左丞時,剛愎自用,罔顧事實,夸大其詞。
朝野包括魏征在內,所有大臣,對此事皆是冷眼。
許敬宗忖度上意,最后判了權萬紀于長安西市,斬立決。
此事沒有在朝廷上掀起任何波瀾,越王回京,卻給長安上空籠罩了一層迷霧。
李泰回京的第三日,李世民在甘露殿設家宴,請李承乾夫婦,李泰夫婦,李象,李欣幾人赴宴。
“大兄,一別半年,你可是容光煥發啊!”
李承乾聞言,抬頭微微頷首回禮,“添丁之喜,自然是容光煥發。”
李泰神色一怔,李承乾這是嘲諷他刺殺未遂?
“聽聞象兒頗好算數。”
李象道:“回四叔,會那么一點點。”
李泰緊接著道:“學算數也好,往后心里頭有成算,要什么才能得什么。”
這就是挑撥離間了,李承乾夾菜的動作一滯,正要開口,就聽李象說道:“借四叔吉言,侄兒愿父王和母妃,康健順遂。”
怕李泰說他不愿李覺,李象緊接著又補充道:“侄兒愚笨,不通文理,只在算術上淺嘗涉獵。幼弟必定比侄兒出息,將來同父王一樣,文章風流,博古通今。”
這話回的,真是滴水不漏。
李世民不由得看向李象,小小年紀,不俗啊!
李承乾只要不糊涂,將來嫡長子和庶長子和平相處,李覺掌政,李象盡輔佐之力,何嘗不是李唐的幸事?
“青雀,長安天干,住久了心火旺。揚州最是修身養性的地方,怎么你的心火也如此旺?”
李泰笑道:“父親,兒幼時長在長安,驟然去了揚州,水土不服,心火一時退不下去,讓父親見笑了。”
李世民道:“皇子大了,總是要去封地就藩,留在京師惹得議論紛紛,朕也為難。”
李泰不時瞥眼去看李承乾,卻見李承乾正細心的為太子妃挑魚肉里的刺,多余一個眼神都懶得給他,令他覺得很是挫敗,話鋒一轉,他又道:“從前竟然不知,大兄與長嫂如此恩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