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來自于皇帝的邀請,尉遲恭很意外,他經常陪皇帝出門,騎馬圍獵,十分恣意,釣魚還是第一次。
尉遲恭十分不解,看向程知節滿臉都是疑惑:“老程,你說這陛下什么時候喜歡釣魚的?”
程知節微瞇著眸子,淡淡回了一句:“不是說太子也在嗎?”
“咱們二人在東宮掛職,可還沒熟被太子殿下相邀吧?”
程知節淡淡點頭,顯然他也不認為太子能邀請他們,關系到位與否兩說,皇帝陛下那一關都不好過。
只有一個可能,皇帝在中間牽線搭橋。
“咱們釣了半輩子得到魚,如今看別人釣魚。”
尉遲恭知道話里有話,但他素來坦率,就是耍心眼兒,也是混沌之中帶著清澈。
出了長安城,眾人換車為馬。
李覺第一次騎馬,他與父親同乘,被抱的緊緊的。第一次出長安城,看什么都覺得新鮮,看什么都要問。
“阿耶,水面上一閃閃的,是天上的太陽。”
聞言,李承乾思緒飄得有些遠,爸媽并不知他的過往,為了表現的像個孩子,他也會說一些十分幼稚的話。
有一年夏天,夜晚漫步河堤,河面上金輝交映,仿若仙境。
其中有一個同他年紀相仿的孩子,問他湖面上是什么,他回了一句是燈。
媽媽溫柔的看著他,告訴他:明明,那不是燈,是燈的倒影,《岳陽樓記》里面說:浮光躍金,靜影成壁,同今日的景色異曲同工。
千年的歲月,見慣了嚴詞申斥,原來知識還可以這樣走進大腦。
今時今日,同當年何其相像,不只是問話的人和回答問題的人變了。
李承乾低頭看了眼兒子,笑呵呵解釋:“那不是太陽,太陽在天上,不在水里,那些一閃閃的,是太陽映照在水面的光。本朝褚希明公有這么一句詩:‘浮光隨日度,漾影逐波深’,詩中美景大致無二。”
話音剛落,魏征目光落到李承乾身上。
人群中突然被聚焦,李承乾登時起了一身雞皮疙瘩:“師傅,這句詩,我記得是褚希明公寫的,應該沒錯吧?”
“沒有記錯,是褚希明公的詩作。”
魏征給予了肯定,褚希明公即褚亮,褚遂良的父親,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目前還在世。鑒于褚遂良是他的學生,他和褚亮私交頗為不錯。
“嚇死我了,還以為我記錯詩作了。”
魏征笑道:“我只是感慨,公子教導孩子的方法,十分值得學習。”
“魏伯父,你也是這么教導叔玉的嗎?”
魏征看了眼尉遲寶琳,好好地孩子,怎么就長了張嘴巴。
“不是,我不似公子這樣有耐性。”
尉遲寶琳嘆氣:“阿耶,下次可別說我不學無術,你看看人家公子教導小公子,在看看您教我,一言不合提著棍子就打人。我能安全長到這個歲數,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尉遲恭冷哼一聲:“說得老子沒給你請先生?你自己不肯學,怪起老子了?”
尉遲寶琳哪里能忍,正要頂嘴,一抬頭看到老父親怒目圓睜,多年父子斗法的經驗告訴他,再不閉嘴,老爺子就要動手了。
今日不似平常,老爺子手上有鞭子,胯下有寶馬,惹不起。
尉遲寶琳眼尖,興高采烈的喊:“動了,動了,小公子的竿動了。”
離得最近的尉遲恭,第一時間上前提竿,拉上來了條分量不小的青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