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承乾一直沒回應,李世民以為是他的話,讓承乾惱了,考慮到古今文化和風俗上的巨大差異,李世民少不得解釋。
“這些話本子,說的都是些渾話,就怕那些未經世事的孩子,看了這些書,亂了心性,鬧出笑話來,毀了自己的前途。”
李承乾笑笑:“父親這些話是肺腑之言,臣心里頭明白。”
只不過這般如故友或師長一般,心平氣和的同他聊起,卻是出乎他的預料。
“明白就好,以你的閱歷,這些事情聽起來實在可笑,我也不擔心你會被帶偏。可是承乾,你有孩子,象兒和穆穆都是聰慧的好孩子,也都是沒什么閱歷的,特別是穆穆,他要是給帶壞了,你哭都沒處哭。”
李承乾點頭應下,這個的確是實話,眼下李覺的確不適合知道這些,等李覺大了之后,才能潛移默化通過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以及一些正面事件,相互對比,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
對于李承乾主持中書省,李世民覺得他還可以努力一把,思索片刻之后,他緩緩開口:“就算是怕政見不和,你一個太子,總在東宮閑著也不太合適吧”
李承乾暗道:合適與否不知道,但要他和從前一樣干苦力,那是不行的。
“臣而今為人父母,有孩子要教導。”
“穆穆的啟蒙老師定下了裴行儉,時間到了讓裴行儉上任就行了,哪里就需要你時刻把穆穆看著”
李承乾道:“父親,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孩子成長的最終結果,需要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共同發力。裴行儉會是一個好老師,學校教育沒問題,為了覺兒可以成材,臣和太子妃也必須一起努力。”
“你們那個時代的教育,我也很是疑惑,我覺得能教出高先生那樣的人,教出你這樣的人,那應該是一個十分優秀的時代,是一個前無古人的時代。
但是,你講的那些個話本子,又讓我覺得,那些話本子的內容,里面展現的人物風貌,宣揚的思想,不該是那個時代該有的樣子。”
李承乾笑道:“父親,這就要說教育的另一個特點,長期性和滯后性。故事一的開始,很少有人去質疑它們的內核,但隨著人長大,接觸的東西多了,就會意識到幼時接受到的教育。這就是教育的結果,若沒有受到相關教育,就算是到了一定的年齡,也不會意識到問題,就更不要說去教導下一代了。”
李世民道:“比如說”
李承乾思索片刻:“比如說男女兩情相悅,最后為了柴米油鹽和雞毛蒜皮的事情,鬧得相看兩厭時,就會明白《氓》和《孔雀東南飛》的內核,究竟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很多人少時念書,讀到《范進中舉》會嗤笑范進的鬼迷心竅,等到自己到了年紀,不吃不喝的備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搶一個鐵飯碗時,方才明白自己已經化身成為昔年為自己所不齒的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