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抿了一口酒,實話總是難聽的。當初他嫌李治仁弱,就是怕他一旦去了,李治被文人牽著鼻子走。好消息,李治沒有被文人牽著鼻子走,壞消息李治被女人牽著鼻子走,還差點兒搞的大唐三世而亡。
“所以啊父親,君臣之間,即是狼狽為奸的利益同盟,也是各懷鬼胎的利益爭奪。”
李承乾望著酒盞里的枇杷酒若有所思,李象啊李象,當真是聰明,就是不知道李覺會不會有這個腦子?
“承乾,你在想什么?突然這么入神?”
“上一次的楊梅酒,李象直接在信中寫明了要給您一瓶,他是擔心臣心懷芥蒂,惹得您不痛快,獻酒過后他被封為淮王。”
李世民笑道:“象兒和穆穆封王,因你是太子,且于國有功,這是你的體面,同獻酒問題不大。”
李承乾笑道:“可事實就是,他在獻酒之后被封王,外人看到的就是這樣。此事是巧合,但皇家是非多,落在有心人眼里,這就是他同穆穆爭寵。所以這一次送過來酒,他的信中就只說了給臣和太子妃,臣就算轉贈父親,也是臣借花獻佛,他就是局外人了。”
“象兒過于早熟,也過于聰慧了。承乾,將來象兒要爭,你怎么辦?”
李承乾道:“青雀和雉奴要爭,一來臣同他們一母同胞,二來他們比臣更受君父寵愛。象兒有什么可爭的?在禮法上他不及穆穆,在母族上臣將來的任何一個孩子,都比象兒出身高的多。奪嫡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是一個人和一群勢力集團的事情。”
提到李治,李世民想到承乾坐騎受驚,心情有些沉重。
“象兒那樣聰明的人,他不會干這種事情的。更何況,象兒對我純孝至極,他不會做這些事情讓我為難。父親,象兒的天分并不低,一開始我以為他是中人之姿,后來我發現,是我看錯了,他在藏拙。
象兒就是一只小狐貍,審時度勢,不管到了任何環境,他都能最快找到最適宜自己生存的方式。他的性格并不像我,或許是像了他那位早早亡故的母親。”
李覺從外頭一蹦一跳進來,終止了滑梯,他一頭撲到父親懷里:“阿耶,外面的月亮又大又圓。就像,就像阿耶之前教的那一句:皎皎空中孤月輪。”
李承乾將小孩兒抱在懷里,輕聲道:“我兒聰慧。”
“阿耶,我見到了‘皎皎空中孤月輪’,何時可以見到‘江天一色無纖塵’?”
李承乾思索片刻,他倒是見過,只是……
“這首詩寫的是揚州的美景,你阿兄在錢塘,還去了揚州游玩,等他回來之后,穆穆去問你阿兄可好?”
李覺點頭:“明白,阿耶沒去過揚州,所以不知道,阿兄去過,他會知道一些。”
“等你阿兄講述完了,阿耶就把它畫下來,送給穆穆。”
“阿耶你真好。”李覺抱著父親脖子,在父親臉上“吧唧”了一口。
李世民看著眼前一幕,若有所思,或許承乾真的能教導好下一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