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怨恨父親你的愚弄,怨恨你一次次的羞辱和踐踏,早就成了執念。執著于某一念,必將為其受困一生。陛下,你是父親,他注定不可能把屠刀落到你身上,那就必然有一個人,要去承擔這個因果。”
李淵愚弄李世民,承乾承擔了這個因果。承乾若走到了最后,李覺必然會承擔祖父和父親種下的因果。
“父親,高明是承乾,但承乾不是高明。子女有一個精神弒父的過程,所謂精神弒父,就是在思想和意識上擺脫父親帶來的陰影和痛苦。這是承乾沒有做到的,但是高明做到了。
所以,臣不會因為象兒不如欣兒討你喜歡,就覺得象兒無用,就去冷漠他。即便將來父親又要和從前一樣,折辱于臣,臣也不會因此怨怪穆穆。
臣只會心疼他們,本該是一心一計,無憂無慮念書的年紀,卻要大人裹挾,承擔不屬于他這個年紀的痛苦。
其實,很多人都沒辦法完成精神上的弒父弒母。因為無法擺脫父母帶來的痛苦,他們理所當然,將痛苦施加到孩子身上。
但凡有人質疑,他們就會說,這份苦他們吃得了,為何孩子吃不得?人啊!終究會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而不知。”
李世民無地自容,不知道該怎么去接承乾的話,正在苦思冥想之際,李覺來了,小孫兒真是他的救星,他趕緊喊外面侍奉的人,將李覺帶進來。
“穆穆那個孩子,特別喜歡讓人抱。”
李承乾笑道:“這很正常,嬰兒在母體被孕育的時候,是被羊水包裹著,那是一種被擁抱的感覺,幼童喜歡被人抱,是一種本能行為,那樣會讓他們覺得安全,得到滿足感和幸福感。”
“穆穆比象兒活潑歡脫許多,你回來之前,象兒那孩子有些怯懦,你回來之后,他倒是大方得體,可話也少得可憐,言語之間滴水不漏,總帶著股疏離。”
李承乾道:“象兒幼時,有很長一段時間受臣冷落,只有被愛的靈魂,才會生出溫度和血肉。成長的環境壓抑,象兒的性格自然不會歡脫,這是臣為父失責,不是象兒的錯,還請父親見諒。”
李覺從殿外進來,向祖父和父親見過禮數,就忙不迭的鉆到父親懷里:“阿耶,昨日的事情我已經同阿翁道歉了,阿翁原諒我了。我想著阿耶忙,就自己認了錯,阿耶不會怪我吧?”
李承乾揉揉小孩兒發頂,笑意溫柔:“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你敢于承認錯誤,我只會為你開心,怎么會怪你呢?”
“阿耶,什么是: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李承乾思索片刻,用李覺能聽懂的話解釋:“這是《論語》中的一句話,意思是:一個好人,如果自己不尊重自己,就會內有威儀,失去別人的尊重,那么他的書也會念不好。人要有忠信,不要和奸邪交友,有了過錯,不要怕改正。”
李覺似懂非懂的點頭,又問:“阿耶,《論語》不是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現在又說不能同奸邪交友,奸邪不在三人之列嗎?”
李承乾笑道:“友以輔仁,是故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友不如己,則無益而有損,故而奸邪不能為友。”
“可我怎么知道他是不是奸邪?”
李承乾聽罷,淡淡一笑。
“這個話題,任重而道遠,你還小,往后阿耶慢慢教你。”
李覺似懂非懂點頭,又縮到父親懷里蹭,父親這里撒完了嬌,他又把目光投向祖父。
李承乾心下暗道:真是個聰明孩子,知道雨露均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