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射耗費體力,李覺年紀太小,不適合跟著一起,直接被送到李象那里去了。
“父親,您還把尉遲將軍他們帶出來了?”
李世民道:“出門打獵,就咱們兩個人,有什么好玩兒的?”
另一重意思李世民沒說,好不容易出一次門,他肯定要玩兒個痛快,承乾這小脆皮,得有個護法,不然的話他不放心,思來想去,老尉遲和小尉遲,無疑是最好的人選。
“這就是你的新火器?”
李承乾揚眉,笑的十分自信,熱武器是絕對碾壓冷兵器的存在,宋元時期熱武器發明出來,進入明代熱武器發展是非常迅速的,明代戰場上,火槍火炮運用已經是很普遍的現象。
清軍入關之后,滿人是馬背上得天下,更偏重于弓馬騎射,對熱武器不那么熱衷。
更深層次的原因,清朝統治者不是不知道熱武器的厲害,恰恰是知道了熱武器的厲害,才要去限制熱武器發展,不敢放開熱武器。異族入主中原,原住民族的抵觸非常大,清朝將近三百年的統治,反清復明貫穿始終。
到了清末,外來侵略沖擊,清政府無力控制熱武器發展了,民間熱武器制造水平大幅度提升,漢人在得了真理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搞起義,刺殺清朝核心統治者。
“父親,您可不要小瞧這火器,它可比弓箭的殺傷力大得多。”
李世民不屑:“我今日帶來了巨闕天弓,讓你看看什么叫做騎射。”
“從物理學上來說,弓箭和火器都是一個力學問題,弓被拉開之后,儲存彈性勢能,箭矢發射之后,有七八成會轉換成動能,動能的大小影響射程和穿透力。
弓箭手射出去的箭,殺傷力跟弓箭手的臂力有很大關聯。火器采用火藥動力,對臂力的要求沒那么高,就是后坐力有些強。”
李世民聽得不是很懂,但他勇于接受新鮮事物。
“吐蕃多風,所以大唐對陣吐蕃,很多時候沒辦法用弓箭。射出去的弓箭,被風吹得毫無殺傷力,箭矢落到吐蕃人手里,還會反過來攻擊戍邊的將士。”
李承乾暗道了一句“奸詐”,默認民間搞事情,對方要是追究,官方就會出來說,都是下面人胡鬧,我們不知道的,法不責眾,我們也不知道是誰。未涉及正規武裝,官方層面若是直接插手干預,就會面臨輿論壓力。
“我們華夏后輩和老祖先,還是太要臉了。”回到正題,李承乾思索著皇帝的問題:“風力大小也會影響到子彈的殺傷力,不過影響比弓箭小的多,具體數值需要實際計算。一般來說,兩百步以內,風力二級下,子彈的彈道基本不會受到風力影響。”
李世民道:“你知道的挺多,你們那個時代,不是不許持有熱武器嗎?”
李承乾暗道:“計算問題,不涉及是否持有熱武器問題。再有,不許持有是官方層面,但非官方層面,是有機會玩兒熱武器的。”
“你玩兒過?”
李承乾點頭:“出國旅游,允許持有熱武器的國家,就有射擊類的游戲,就可以玩兒。購買熱武器是犯法的,玩兒射擊類游戲不犯法。除了出國之外,還有一個方法能夠獲得熱武器,還是合法途徑。”
李世民問道:“是什么途徑?”
“一比一仿真熱武器,回去之后,手動改造。這個風險就很大了,熱武器動能必須控制在1.8焦耳之下,否則的話就是持槍罪。”
李世民道:“你怎么會這么熟悉,難道你?”
“不是我,是我一個同學的鄰居,他家小兒子被野豬攻擊殘了一條胳膊,他一怒之下買了一把仿真的回去,手動改造。又拉了電,大的電死,小的熱武器超度,端了好幾窩野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