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房玄齡目前的官職是左仆射,不是中書令,所以修文了。
房玄齡這里搞定了,下一個就是長孫無忌,接手此事之前,他已經借來皇帝百騎司的人,調查了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的過往。
調查結果,讓他大跌眼鏡,這倆沒結啥梁子,所以,長孫無忌為什么突然跟房玄齡對上了,實在是莫名其妙,或許只有見了長孫無忌才能知道。
房玄齡有求于他,所以房玄齡來東宮,他收了房玄齡的投誠,要為房玄齡解決麻煩,這個麻煩是長孫無忌挑起來的,解鈴還須系鈴人。
長孫無忌應邀到東宮,李承乾吩咐在顯德殿設宴。
“我與舅父常見,可都是為了公務,忙忙碌碌的都沒好好請舅父用一次膳。難得空閑,更難得舅父賞臉過來。”
不談公務,那就是談私事,這顯德殿是談私事的地方?
小崽子欲蓋彌彰,說到底,還是為了公務,長孫無忌笑著說:“先有君臣之分,后有舅甥之親,殿下召見,臣豈敢不來。”
先有君臣,再論舅甥,收到來自于長孫無忌的言語鋒芒,李承乾當即回了一句:“舅父這話說的太見外了,咱們做舅甥的時候,父親還只是親王,我是中山王,一個宗室郡王稱自己為君,那是僭越。”
僭越,郡王自稱為君是僭越,僭越就是不安分,這是在暗指他對房玄齡動手。舅甥先于君臣,是要公事私了,長孫無忌幽幽一笑:“臣不密則失身,君不密則失臣。殿下行事謹慎,是臣等的福氣。”
原話應該是: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長孫無忌故意顛倒順序,重點在那一句:君不密則失臣。
“陛下時常訓誡,我不敢不聽,舅父知道,他脾氣不好,真的會揍人。我稍微說錯一句話,就要應那句:臣不密則失身。”
李承乾的意思,今日這頓飯,真正的東家是皇帝,皇帝脾氣不好,真的惹毛了,揍扁長孫家只在頃刻間。
“那句話說得好:嚴師出高徒。陛下家教甚嚴,老臣知道,陛下還跟老臣說,您總是躲著他。”
一句話,知道太子你的難處,惹不起你家老爺子,大家都惹不起,還躲不起的那種。
李承乾適當的發了個牢騷:“他自己要做嚴父,還怪我不親近。舅父,您就說說,他怎么就那么不講道理?”
親兒子面前都不講道理,何況是次一等的外戚,長孫無忌收到暗示,旋即笑著說:“那沒辦法,臣子侍奉君上,陛下說什么就是什么,總不能逆著來。殿下,你的脾氣素來倔,要改。”
順著皇帝的意思,皇帝不喜歡就改,長孫無忌給出了態度,李承乾順著話題往下說:“我已經努力在改了,陛下是性情中人,常自比漢光武帝。
我跟他說,人家漢光武帝知道糟糠之妻不可棄,可做不出給愛卿塞妾的事情,捉弄臣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