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的下場,在他和李泰退場,李治上位的那一刻,就已經注定了。
李世民笑著說:“再有十來天,貞觀十五年就結束了。”
李承乾剝了一顆栗子,沒得到完整的栗子,不由得眉頭微皺。
“今年冬至,你代我去祭天如何?”
李承乾暗道:想都不要想,代皇帝祭天,看著是巨大的恩寵,實則就是苦力活。再有,誰知道皇帝以后會不會變,他還是要穩健一些,“懶”一些安全。
“父親,臣這兩天有些許風寒,凍不得。”
李世民抬眸,白了一眼承乾:“你就不能痛快地回答一個是?整天就想著吃白食。”
李承乾又道:“臣病著也沒有吃白食,臣這些日子,都在想著如何進一步改良造紙術。”
李世民抿了口茶,抬頭看著承乾,目光示意他繼續說。
“之前編撰了字典,重新排版了古籍經典,可臣發現了一件事情,新書出版,購買的人卻很少。總結下來,還是價格太高了,百姓負擔不起。
雕版印刷一塊兒雕版可以重復使用,成本主要高在了墨水和紙張上面,沒有現代科技,墨水的改進空間幾乎沒有,紙的改進空間是有的。”
明代造紙術,就已經有了標準化流程,降低人工成本,他結合現代標準化生產,進一步改進還是有可能的。
“祭天去不了,凍一場回來鼻涕流半個多月,藥藏局的藥走官中報銷,可那東西就是藥,難以下咽的東西,怎么算都是臣吃虧。”
李世民輕笑,他是真的托付江山,所以愿意給承乾這個體面,讓承乾代他去祭天。不過,承乾明顯對他心有疑慮,不涉及皇權,工作盡善盡美,一涉及皇權,比泥鰍都滑。
小兔崽子說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真的,沒有一句假話,但組合到一起,卻沒有一句真話。他想拆穿,卻找不到證據,只能歸做臆測。
剝栗子實在是太費手了,李承乾思索片刻,喚了人要了一根鐵簽子,沖著栗子一頭扎進去,卻沒有扎穿,然后再將栗子放在火上烤。
李世民不知道承乾葫蘆里賣什么藥,正要近前觀看,卻被承乾阻止:“父親你離遠點兒,一忽兒栗子殼炸開崩到人就不好了。”
行吧!
李世民重新坐了回去,方才靠上憑幾,不多時就聽“啪”的一聲,定睛一看,栗子殼就這么水靈靈的沒了。
承乾將栗子從鐵簽子上取下來,放回銅網上炙烤,他喜歡吃稍微焦一些的,有一股淡淡的焦香味。
李世民看著自己剝栗子,剝到有些疼的手。所以,他剛才費那么大的勁兒,還把栗子剝的跟狗啃了一樣算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