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沉默半晌,最后給出一個答案:“可能有點兒玄學在里面,同樣的食材,同樣的灶臺以及調味料,但不同的人就是能做出不同的味道。”
李世民伸手去拿雪團子,被李承乾伸手攔住:“父親,這種高油脂高湯高碳水的東西,很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您偶爾吃兩個解解饞沒有問題,不要貪多。”
“你這孩子,也太……”啰嗦了,忍了一手,李世民接了一句:“細心了。”
“在交趾建立造紙基地和黃麻制造基地,是個不錯的建議。”
李世民一開始還會惱火后人弄丟了交趾,可后來一想歷史,交趾那塊兒地也就漢時劃入中原統治。
眼下,交趾局勢也算不上安穩,只是大唐強大,所以壓下了動亂,小小一個交趾掀不起風浪。可大唐一旦衰敗,交趾就壓不住了,只能等待下一個強大的中原政權收回來。
漢時至今幾百年,都還在負隅頑抗,可見是不可教化的,既然不可教化,遲早要丟,還會隨時準備捅自己一刀,那的確沒必要當做自己的子民。
“這種以鄰為壑的政令,著實有些缺德啊!”
同意李承乾的上奏,不影響李世民吐槽該建議。
李承乾暗道:真不愿意,還會容許他說完?裝什么大尾巴狼呢?
李承乾道:“父親,我們以鄰為壑,鄰也同樣以我為壑。大家各取所需,在私下里較勁兒,誰能獲利,只看誰的拳頭更硬。
我們獲利,不是他們心甘情愿讓利,只是不得已之下的妥協。韓言之,異位而處,我們一樣會被壓榨。吃誰家的飯,為誰家謀利,這怎么能叫缺德呢?”
李世民笑而不語,李承乾又補充道:“就好比我吃華夏的飯,巴不得熊大和熊二鬧得越兇越好。兄弟反目的熊二于華夏而言,才是好熊二,半死不活的熊大,才是好熊大。”
“那為什么不直接讓那頭熊死了?”
李承乾道:“有時間臣給您講一下,未來的這個局勢,您就明白了,熊只能是半死不活,精力充沛和熊和死熊,于華夏而言,都是極其危險的事情。”
李世民問道:“熊精力充沛的時候,華夏有多危險?”
“東北方向本該擁有狹長的海岸線,被熊吞噬了,從漢代開始,西北方向原本延伸至蔥嶺夷播海的領土,被熊吞噬掉了,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haitang血淚的教訓。
后來,熊與華夏的關系好了起來,卻想擺控華夏內政,華夏不愿意當傀儡被它擺控,就是鋼鐵洪流,大兵壓境。
若非偉人吞狼驅虎的戰略,將鷹子拉進來,迫使熊不得不停止瘋狂,以當時華夏的國力,后果不敢想啊!”
李世民暗暗搖頭,又問:“他死了會怎么樣?”
李承乾道:“熊或者,就是鷹子的頭號敵人,熊死了,華夏就要跟鷹子對上。”
李世民笑道:“看樣子,這個鷹子很厲害,未來的局勢,戰爭或者和平,都繞不開鷹子。華夏同熊交好,將熊作為同鷹子對陣戰火緩沖區。”
“沒錯,所以熊大不可以精力充沛,也不能死了,半死不活的熊才是好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