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就提到孩子,李承乾就知道,長孫無忌沒事兒不會上門。
“今日已經是年節的最后一日,明日要送潤兒念書,老臣心中十分不忍。”
李承乾忍不住在心下吐槽:十二個兒子,長孫潤石最小的一個,在此之前,長孫無忌送了十一個兒子念書,政治動物情感本就不多,輪到長孫潤又有多少情感。
自己這老伙計什么德行,房玄齡心知肚明,只是一邊抿著茶水,淡淡的笑。
猜的話不知道輕重,最好要長孫無忌自己提出來,尚可了就應下,過分了可以砍價。李承乾臉色頗為動容,言語之間卻不接招:“父母之愛子,這是人之天性。我跟舅父一樣,也掛記著穆穆。”
房玄齡心下悲楚難言,說到兒子,他和長孫無忌的困境差不多,子輩之中沒有能夠頂立門庭的人才,身上的官職,都是皇帝看在老伙計的面子上給的蔭封,他們這群老的一旦倒下,這個家族也就倒了。
太子的回答,理解他為兒孫打算,為門庭打算的苦心,但具體不給承諾,長孫無忌嘆了口氣,太子這是要他把話說明,想討要什么說清楚。
“潤兒愚鈍,到時候陪著雍王念書,只怕拖累了雍王。”
長孫潤是長孫無忌硬塞進來的,肯定不是要他把長孫潤踢出伴讀群的意思,那就是另一個意思了。
“穆穆不是說,萬一表舅學的不快,他會幫著表舅的嗎?入了學,總不會真的幫表舅做功課,穆穆喜歡粘著象兒,象兒時常教導穆穆算術,倒是為了省了不少的事兒。”
房玄齡抿了口茶水,長孫無忌的意思,希望太子照看長孫潤,太子以淮王教雍王舉例,表示會好生照顧這位小表弟,親自施教指點一二也沒有問題,讓長孫無忌安心。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長孫無忌心滿意足的飲下茶水,又道:“高樹靡陰,獨木不林。他們兄弟齊心,是殿下教導有方。”
獨木不成林,這是想說,他這個太子要長遠,少不得舅父幫扶。
李承乾笑道:“不是我教導有方,是父親教導有方。兄弟齊心,上下團結,才能成大氣候。”
長孫無忌頓時沉默了,皇帝的教導,最出名的是玄武門。
這是提醒,也是警告。
皇帝在玄武門除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后來李泰奪嫡,如今也被廢為庶人囚禁,太子墜馬涉及到李治,哪怕找不到確切的證據,皇帝也馬上遷了晉王為陳王,指婚就藩,算下來陳王不過半月就要離開長安了。
自己兒子,尚且如此,何況是舅兄的兒子,長孫家要是圖謀太多,根本不用太子動手,皇帝會直接廢了長孫家。而太子之所以要這么說,源于皇帝的“教導”。
長孫無忌是聽明白了,皇帝懶得管朝臣之間的明爭暗斗,又不希望朝廷掀起太大的風浪,說明皇帝有更重要的事情忙,所以要太子收服老臣,盡量減少朝臣們之間得到斗爭。若他所料不錯,三到五年之內,皇帝肯定會集中精力,干一件大事,跟當年打突厥一樣,皇帝希望朝野一心,別給自己拖后腿。
房玄齡暗道:先答應照拂長孫潤,再抬皇帝出來,告訴長孫無忌自己上頭是皇帝,適可而止,別讓皇帝覺得不爽,否則下場自負。好一招恩威并施,除了皇帝之外,他還難得看長孫無忌被人如此拿捏。不過,皇帝要太子平衡臣屬之間的關系,盡量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朝局,說明皇帝精力眼下不愿意放在朝局,不出他的預料,高句麗要有麻煩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