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已經修文,可以前去觀看
李世民是聽明白了,李象的言外之意,自己不會違背父親的心愿,承乾希望繼承自己一切的人是李覺,所以李象絕不會做出傷害李覺的事情。
不過,這種輕飄飄的承諾,從來都是最不可信的,他前半輩子相信父親會立他為太子,結果父親縱容張尹二妃與李建成、李元吉勾結處處暗害于他,逼得他不得不走玄武門。后半輩子相信李治,結果李治對他做了什么?
但凡父親信守承諾,他就不行發動玄武門,做祖宗的都想給兒孫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就像另一個承乾吐槽時他的話,他發動玄武門,不僅李家的兒孫有樣學樣,連宦官都有樣學樣,李治迎娶庶母,所以后面搶兒媳婦的,迎娶庶祖母的一個比一個玩兒的花。
信任這種東西,自己做不了主,那就根本信不得。光武帝水之誓過后,司馬懿也指著洛水發誓了,還有一堆世家大族作保,然后就是司馬懿滅了曹爽全族。所以,李象同他私下里的承諾,又能有幾分真?
“象兒這般仁孝,讓朕想起了你九叔。”
李象面上表情沒有絲毫波動,心下已經瘋狂吐槽了:若只是父親一個人“不成器”,那是父親之過,可祖父自以為的三個愛子,一個比一個離譜,難道還都是父親和兩位叔伯的原因?
“若是父今日不幸,孫兒愿追隨父親至九泉之下,以報答父親萬一。”
李象這話時,面色堅定,不是開玩笑,他實在懶得同祖父拉扯。
李世民心下一驚,實在沒想到李象會這么。
李覺年紀尚,聽不懂祖父和兄長你來我往的暗語,可“九泉之下”不是什么好成語,聞言他是一頭扎到兄長懷里:“阿耶和阿兄,誰都不許離開我。你們要是離開我,我就跟著你們一起走。”
聽了孫兒這話,李世民忍不住搖頭,扶額輕嘆,這子如此純良,哪天被人敲骨吸髓,都還給人家遞刀,真是個傻孩子。
李世民走上前,坐在床榻前,拉著李承乾的手,語氣十分沉重的開口:“承乾,你可聽見了,你要是回不來,象兒要與你同生共死。”
李承乾燒的迷迷糊糊,耳畔一陣轟鳴,這句話卻是聽清楚了,下意識的反駁:“不……不……不可以……不……”
李世民苦笑,他和李覺了一堆,都不見承乾有什么反應,李象一句同生共死,承乾有反應了。
看著父親憔悴的面容,李象淚如雨下,李覺抬頭看著兄長,心往兄長懷里貼了貼:“阿兄,阿耶會醒來的。”
李象抱著李覺,含淚點頭:“我也相信,阿耶會醒來的,阿兄舍不得我們。”
父親從來考慮的都是別人,甚少為自己考慮,父親若是為了自己考慮,早在《貞觀字典》就可以脫離這個吃人的時代。李象心下苦澀,人不能太有良心,人太有良心痛苦的只有自己。
李世民回頭看到抱在一起哭成一團的李象和李覺,心中感慨萬千,很多前年他和李建成關系也是頗為不錯的,李建成長他十多歲,幼時他闖禍的時候,李建成也曾做過一個好兄長,處處護著他,為他擋父親的責罰。
可是,他們的兄弟情義,從父親登基稱帝那一天開始,或者從晉陽起兵開始,就注定了要分道揚鑣。就像父親過的那句話:這就是得天下的代價。
隨著時間流逝,距離晚間亥時越來越緊,御醫時不時進來診脈,眾人的心也都跟著提起來,生怕聽到什么壞消息。
這樣油煎似的,一直熬到晚上戌時后,御醫再一次進來喂藥,先探李承乾的額頭,又摸了脈象,臉上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退熱了,陛下,退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