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讓梨,朕一直不明白,是個怎么讓法?孔融說,幼弟要敬重兄長,所以將大梨給兄長,小梨留給自己。
可孟子在《跬道》里說長兄如父,兄長愛護幼弟,是否該將大梨讓給幼弟?如此一來,那么孔融的做法,是否置兄長于不悌?”
孔融讓梨是孝悌之道,還是后人另類解釋不讓梨就挨打的避禍之道,或許只有孔融自己清楚。
皇帝明顯采用避禍說,暗諷大臣把自己當孔融,太孫師傅當做梨子,讓來讓去的自作聰明。
事兒跟自家有關,褚遂良頭埋的極低,盡全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涉及自家老祖宗,孔潁達就算知道皇帝在諷刺人,他也不能繼續裝傻:“陛下,孔融年方四歲,應該想不到這些。”
李世民淡淡道:“諸葛瞻殉國,朕十分欽佩他的忠誠,可若諸葛瞻在世,朕不會用這樣的人。”
李承乾友情總結:領導思維,不要告訴我你做了多少,我只看你做成了多少。
不過,看孔潁達的臉色,孔潁達聽到耳朵里的應該是:別告訴我孔融讓梨時什么心思,只管想想孔北海的下場。其實這么理解,也沒有問題。
上位者的手段,儒釋道不管哪一家,朝廷需要了,才是圣人,真要是礙事了,圣人親自來都得碰一鼻子灰,別說是圣人門徒。
“太子,你兒子的師傅,還是你自己來選。我選出來不合你的心意,別到時候又找朕的麻煩。”
李承乾為發揮老油條屬性,笑吟吟的回了一句:“父親,君臣父子,尊卑有序,臣幼承父親訓導,哪里敢找您的麻煩?不是不敢做,是想都不敢想。”
君臣父子強調忠孝,李世民輕輕一笑,好個小兔崽子,就差沒說,別說自己做臣子的還沒開始干什么不忠不孝的事情,就是干了,也是他這個做父親教出來的。
眾大臣在清理大腦彈窗,太子這一番話說出來的之后,他們自動想起玄武門。
“我兒最是孝順,教導好了兩個孫兒,我很是欣慰。太孫的師傅,還是你親自來選,你選的師傅,你自己安心,教出來的孩子你也安心。”
朝廷講究三辭三讓,不過那對標的是黃袍加身的大事,給李覺請師傅還達不到那個級別,事不過三才叫度,他已經推辭了兩次,皇帝讓了三次,再推第三次就顯得不識時務了。
方才皇帝跟孔潁達較勁兒,李承乾早就想好了措辭,思索片刻,他緩緩開口:“父親,臣早年受教于陸師傅,師傅溫厚端方,學識淵博,臣受益頗深。”
“可惜了,陸公英年早逝,朕亦十分不舍。”
好一個英年早逝,第二次聽到這話,李承乾心里還是忍不住“咯噔”一聲,八十了駕鶴西去叫做英年早逝,退休延遲已經不是事兒了。那句話咋說來著:前人有路,后人以赴,現在玩兒的都是祖宗玩兒剩下的。
“陸師傅不在了,可他留下的火種還在,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氣氛烘托到這里,不能只是皇帝和太子的戲臺子,房玄齡笑著問詢:“太子說的是陸德明公的愛子陸敦信?”
李承乾含笑回答:“正是此人,左仆射好記性。”
“太子殿下過譽了。”
房玄齡笑著抿了口茶,陸敦信的確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江東士族有江北和江南,江北王謝袁蕭,江南顧陸朱張,兩晉以來大浪淘沙之后,江北的蘭陵蕭氏和江南吳縣陸氏,就是眼下江東在朝中的代表。
結合方才皇帝說的孔融讓梨,大梨給兄長占了,意思是東宮三師,處于詹士府核心層的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以及左右春坊下的左右庶子,都是山東和關隴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