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子一交,學院就會開許一個出入證明和借書憑證。
借此,你就可以自由在學院里看書,而不會受到影響了。”
陳玉書微微考慮了一下,雖然知道,陳實必然在里面賺了一手,但讀書在他看來,確實極為重要,若是他自己辦下來,費時費力不說,還不一定能成。
于是他點了點頭,就同意了下來。
然后,他就返回店鋪,找師傅說了一聲,被準許出門之后,才與陳實一起,趕到了家中,取了三十兩銀子,就與他一起往書院趕去。
陳實的同科,乃是一個四十歲左右的教習,嘴上兩撇八字胡,眼睛細小,像是商販多過讀書人。
對方姓聞,名榮華,字名軒,是個舉人,見到陳玉書兩人,也只是點了點頭,道:“來了。”
然后就由陳實出面,與對方述說陳玉書的情況。
當然口頭上,自然稱他為自己的子侄,好在兩人都姓陳,倒也說得過去。
最后一番忙活,前后一個時辰,陳玉書的腰間就多了兩個令牌。
一個,是學院進出憑證,其實就相當于學生銘牌,上面刻了他的名字,書院里的學生人手一個,校門口的護衛見了這銘牌,都會放行。
只不過,他并不能同其他學生一般,進入教室里學習而已。
另一個,則是紫黑色令牌,上面一個‘文昌’二字。
表示憑借這一令牌,他可以自由進入書院里的文昌閣。
而文昌閣,在寧靜書院里,正是藏書閣的所在。
陳玉書拿到這兩個令牌之后,根本沒有猶豫,就直奔文昌閣。
守門的,是一個青年書生,看到陳玉書的文昌令,即便他看起來陌生,卻還是放任他走了進去。
入目,是一排排書架。
上面擺滿了書。
四書五經,名家著作,經義學說……
或許此時還是上課時間,是以里面并沒有幾個人,陳玉書在里面走著,臉上滿是驚喜之色。
這里的書,果然很多。
五個書架,上下三排,每一個都有三丈多長,上面密密麻麻,全是書籍。
陳玉書隨手拿起一本,《陳勇如詩百篇》,也不挑選,直接觀看了起來。
讀書
詩篇都很短。
但陳玉書整個看完,讀書經驗也加了三點。
至于詩篇好壞?他不做評價。
然后,他很快就拿起了第二本。
這一次,四書五經中的《中庸》一書,也屬于他還未讀過的正統書籍。
陳玉書倒也沒什么特殊的想法,也根本不在意書籍本身的含義,既然拿起來了,就如看普通書籍一般,直接看了起來。
反正他過目不忘,看書速度極快。
一本,兩本,三本……
讀書經驗也隨之快速增加著。
如此,半個時辰過去。
陳玉書就聽到一陣敲鐘之聲。
這是寧靜學院下學的時間,門外,也隨之陸陸續續有學生路過,更有一陣陣見到教習的問好聲。
陳玉書抬頭看了眼外面的天色,感覺時間還早,于是又低下頭,再次沉入書海之中。
直至天色擦黑。
他倒是想繼續觀看,但書院在天黑前就會閉校,文昌閣也會關門,這時他才依依不舍的放下書籍,走了出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