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隨后這李文書就被貶官還鄉,仕途之路,隨之斷絕。
“這書,你看得懂?”
整本書看完,正當陳玉書打算換上一本之時,一道聲音忽然響起。
陳玉書抬頭看去,見是一個滿頭銀發,且年過花甲,面上已有幾個老人斑的老者,知道書院之中,能進入文昌閣的,要么是學生,要么就是教習老師。
他此時只是在這里借讀,倒也不好太過驕橫,于是回道:“只是略懂。”
“哦?
你是誰的學生,叫什么名字?”
老者又問道。
“我只是喜歡看書,這才在書院里借書讀書,并不是誰的學生。”
陳玉書回道。
“那你說,這本策論,寫的好,還是不好?”
那老者不由追問道。
“好,也不好。”
陳玉書坦言道。
“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老者臉上露出疑惑之色。
“心意是好的。
但卻不合時宜,錯估了形勢。
這策論,就算真遞到了皇帝手上,也不會被執行。”
“這是何解!”
“因為,廣開民智,人人讀書,只利于民,而不利于官。”
陳玉書回道。
“只利于民,不利于官?”
老者也一下子愣住了,作為讀書人,他當然明白,任何朝代,都是上層把持資源。
讀書,也只是官宦之家,氏族鄉紳和富農富商的子弟才有的機會。
普通人雖然也能讀,但給老師的束脩,脫產之后缺少的勞動力,都是一大負擔。
若是人人免費入讀,首先遭殃的,就是那些富家子弟,權利爭奪,也將會比現在,更為兇險。
這是任何上層人士,都不會愿意看到的。
陳玉書說完,也沒有理會這位老者,重新換了一本書,就繼續觀看了起來。
而他的話,似是也將對方給鎮住了,讓他久久沒有動彈一下。
直至另外一個中年模樣的教習走了進來,問候道:“老師,您怎么了?”
“沒事,沒事……”
那老者搖了搖頭,又走到陳玉書的面前,道:“那你是否也想要進入我們學院讀書?
若是想的話,我倒是愿意給你做引薦,推薦你入學。”
“不想!”
陳玉書搖了搖頭,道。
“不想?
你既然喜歡讀書,為何不進入學堂?這有老師教導,豈不更好?
而且將來也未嘗不能考取功名。”
老者一愣,著急的問道。
“我在這里,同樣可以讀書看書,何須進入學堂?”
陳玉書看書,可并不是為了將來有什么成就,完全是為了提升自己的技能。
而這老者,一直在他身邊,已經讓他有幾分煩躁了,于是他說道:“老先生,你打擾到我讀書了。”
那老者不由一愣,似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旁的中年書生聞言心中一怒,正要上前,卻被那老者拉住了,“那你讀書吧。”
卻終于沒再打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