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定境界,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提升的是他的悟性,是一種對于天地之間的感應能力。
但真正決定他將對應法術功法,修煉進步的,其實還是他的精神力,是他的根本能力。
就如同樣是恒定層次的修士,入道出竅修士,在修行效率方面,就必然不如入道夜游修士,更別說,夜游之上的日游。
比之煉魂境以上的真人,自然也差的更大,更遠。
這并不是入定境界本身的問題,而是修士自身的神魂內核,是否強大的緣故。
就相當于同樣是智商兩百以上的天才,一個擁有著足足十年,甚至百年的前期積累,知識儲備,一個則是初生孩童,剛剛接觸學習的學生,在學識進度上,自然就會有著巨大的差別。
陳玉書并不氣餒,他知道,自己對比那些同樣處于恒定層次的大能存在,或許還有差距,但至少比之那些常定,甚至大定層次的修士,卻要強得多。
這一點。
從修煉這五行化雷術之中,就能夠看出來了。
畢竟之前周青可也親口說過,有一位入道境修士曾以五雷真人自居,想要修煉這一門五行化雷術,結果足足半年,卻還未聽說,對方修煉入門,真正將雷法施展出來的情況。
而他,只是兩個時辰不到的時間,卻已經修煉到了這一個層次,已經十分不錯了。
心中一定。
陳玉書也不遲疑,繼續開始修煉了起來。
這一次,他打算順遂完整的,將整個五行化雷術所需要的法術符文結構,全部施展出來。
然后,他在將自身的精神力徹底恢復圓滿之后,直接開始了修煉。
精神力一動,迅速凝神,在腦海中快速勾畫出一個個的法術符文結構。
一個,兩個,三個……
一切順利,他很快就將之前分段施展出來的三十八個有關金化雷方面的法術符文結構,給施展了出來,然后是銜接下一個階段的法術符文結構。
第三十九個,第四十個,第四十一個……
陳玉書始終保持著心神平靜。
即便在施展的過程中,因為不熟練的緣故,會有些凝滯,甚至精神波動,都微微跳動。
但在恒定狀態下,他的心神卻始終穩固,及時而又順暢的,將那一個個小小的難點,都統統解決。
直至第四十八個法術符文結構之時,他突然發現了問題。
問題,并不在原本的法術符文結構之上,而是相互之間的銜接,若是繼續施法,這第五十四個法術符文結構,就必然會因此崩塌,根本凝聚不成功。
因為法術符文結構之間的銜接,出了問題,追溯回源的話,問題應該是出現在了第二十三個法術符文結構和第二十五個法術符文結構之間。
以第一階段,三十八個法術符文結構來施展的話,它是正確的,可若是銜接之后的法術符文結構,就有所沖突,會出現錯漏,或者說不穩固的現象。
于是,他立即就散去了對應的法術符文結構的繪制,略一思索,很快就有了新的思路,再次開始施法了起來。
一息,兩息,三息……
很快,重新凝聚到了四十八個法術符文結構,發現沒有問題的時候,這才繼續開始了施展。
不過,到了第五十二個法術符文結構的時候,他又感覺到了問題所在,于是他再次散去法術,做出了調整和優化。
一次,兩次,三次……
這是一個需要不斷試錯,不斷嘗試的過程。
并不是說,將對應的法術符文結構凝聚成功,就算是施展成功。
每一個法術符文結構,都需要對應的空間和位置。
只有在其應有的位置上,才能夠與天地契合,與虛空中冥冥中的規則之力,相互感應,從而引動那一股股力量,發揮出對應的法術威力出來。
就好像是在一個空白畫本上作畫。
并不是將其填滿了,就算成功。
必須要有對應的空間構造,要留白,要有立體的事和物,才是一個賞心悅目,可以令人生出感觸的畫作。
十次,十五次,二十次……
畢竟是足足一百八十個法術符文結構。
陳玉書不斷調整。
就算只是極后面的一個法術符文結構的凝聚,就涉及到了前面的方方面面的變化。
也因此,就算陳玉書早就將諸多法術符文結構,了如指掌,卻還是需要不斷調整,重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