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訕訕一笑。
堂堂大明天子,居然被人當面嘲笑。
這可真是破天荒的頭一回。
“那是蜂窩煤。”
“不僅爐火旺盛,耐燒力強,還能燃燒通透,煤煙少,不會煤氣中毒,干凈衛生。”
熱心的趙老漢,在一旁,耐心地解釋。
崇禎吃了一驚。
然后,就如同發現了奇珍異寶一樣,仔細打量著煤爐。
這小小的煤爐、蜂窩煤,卻是關系到社稷民生的寶貝啊。
如果,京城的家家戶戶,都有這么一個煤爐,那這個冬天,就沒那么難熬了。
方正化不由問道:“我祖祖輩輩都是京城人,以前怎么沒見過這煤爐和蜂窩煤?”
趙老漢得意地說道:“這東西,是云仙長獨創的,除了咱們趙家峪,其他地方可見不到。”
崇禎再次吃了一驚,開始重新打量云逍。
這小道士,著實不簡單啊!
然后,崇禎將煤爐和蜂窩煤的事情,記在了心上。
等回去后,他就讓工部,立即在京城,乃至整個北方,進行推廣。
崇禎烤了一會兒火,總算是緩了過來。
“吃飯吧!”
云逍搬來一張桌子。
然后,從鍋里,取出早就準備好的飯食。
蒸土豆、紅薯,外加玉米糊糊。
這樣的飯食,在后世,通常是用來喂豬的。
至于現在,卻連皇帝都不曾吃過。
方正化想要試毒,被崇禎喝退:“不必了!”
云逍一陣無語。
這個侄兒,譜比那些權貴,都還要大!
崇禎喝了一口玉米糊糊,眼睛頓時一亮。隨即幾口,就把碗里的喝光了。
接著,他又吃了一個土豆,和一個紅薯,感到有些飽了。
“這些是什么作物,竟是如此美味?”
崇禎吃膩了宮中的飯菜,第一次吃這些粗糧雜食,只感到從未有過的舒爽。
趙老漢笑道:“這就是我之前跟你說的仙糧,土豆、紅薯、玉米。”
崇禎一臉迷惑地看向方正化。
方正化也是一臉懵。
這三樣東西,他們竟然一樣,都沒有聽說過。
云逍搖頭一笑。
這些東西,可不是他用仙法變來的,更不是什么仙糧。
早在嘉靖、萬歷年間,這三樣作物,就已經先后傳入大明。
只不過現在沒有推廣,僅在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種植而已。
云逍這里的土豆、紅薯、玉米,是他三年前治好了一個南方香客的病,事后專門讓香客從南方,帶過來一些當種子。
他先是在道觀外,種了幾畝地,然后讓趙家峪的百姓耕種。
崇禎問道:“請問這三樣作物,你從何而來?”
云逍見他一口一個“你”,始終不肯叫自己一聲“叔父”,心中不禁有些惱火,于是也懶得答話了。
“這三樣作物,自然是來自仙界,是小仙長用仙法,取來的。”
趙老漢滿臉敬畏之色。
崇禎和方正化,頓時駭然。仙糧、仙法,自然是不可能的。
可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
這小道士,簡直是高深莫測!
“不知這三樣作物,能否當做主糧?”
“產量果真如老丈之前所說的那么高?”
崇禎急聲問道,聲音都顫抖的厲害。
北方連年大旱,西北的旱災更為嚴重。
赤地千里,餓殍遍地,百姓爭采山間蓬草為食。
甚至吃人的事情,也屢見不鮮。
為了糧食,崇禎已經急白了頭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