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整頓吏治,從誅殺言官開始
言官風聞奏事。
這是朱元璋定下的規矩,是祖制。
大明歷代皇帝,無人敢違背這一祖制。
否則就是與整個官僚體系對抗。
嘉靖四十五年。
海瑞給嘉靖皇帝上了一道《治安疏》。
煌煌數千言,全都是在罵皇帝。
其中有兩句,千古流傳。
“嘉靖,嘉靖,家家皆凈。”
“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意思很簡單。
就是說,就皇帝你這吊樣,全天下的人早就看你不順眼了。
從古至今,有哪個大臣敢這樣罵皇帝?
海瑞不僅罵了,還因此名動天下,成為無數讀書人的楷模。
萬歷朝的雒于仁,更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他給萬歷皇帝上了一道《酒色財氣疏》。
大罵萬歷貪財好色,五毒俱全,連個人都算不上。
這夠狠毒的吧?
結果萬歷只能忍氣吞聲,也就是將其罷官。
海瑞、雒于仁,這還是秉公直言。
可到了后來,完全就變了樣。
到了后來,言官們一發不可收拾。言官們不再出于公心,純粹為了罵而罵,以此來贏得名聲。
在萬歷時期,三天一小罵,五天一大罵。
硬生生地把萬歷皇帝,罵得三十年不上朝。
天啟年間。
魏忠賢倒是殺了不少言官。
最終引起天怒人怨。
如今云逍竟然,要崇禎皇帝殺言官。
在王承恩、徐光啟聽來,就如同要崇禎,去抄老朱家的祖墳一樣驚世駭俗。
半晌。
王承恩結結巴巴地說道:“云仙長,要不,要不咱們從長計議?”
徐光啟也苦笑道:“云真人,莫非是在開玩笑?”
云逍漠然說道:“你們以為,只是因為言官彈劾貧道,貧道這才要殺言官?”
王承恩和徐光啟相視苦笑。
難道不是?
“黨爭,是大明亡國之根。”
“而言官,正是黨爭的利器!”
“不殺幾個言官,徹底根除這股歪風邪氣,大明必亡!”
云逍冷哼一聲,重重地拍了一下椅子扶手。
王承恩和徐光啟神色大變。
王承恩早就聽過,大明亡國的‘天機’,因此表現要稍好一些。
徐光啟卻是嚇得面如土色。
云真人,還真是口無遮攔。
連這種犯忌的話,都敢往出說。
這要是被那些言官聽到,那還得了?云逍沒有理睬二人的神色,繼續侃侃而談:
“晉商和言官,就是大明的兩個毒瘤。”
“晉商對大明的危害,在明處,言官的危害,卻是在暗處。”
“太祖皇帝,定下言官風聞奏事的祖制,本意是好的。”
“然而現如今,已經完全變了樣,成為黨爭的工具,危及大明的安危。”
接著云逍列舉了大量的事實。
最為典型的,莫過于熊廷弼、孫承宗。
他們在遼東,領著將士們為大明浴血奮戰。
言官們卻在文官的指使下,在后面,不留余力地捅刀子。
打勝仗罵,打敗仗更要罵。
甚至不打仗,也照罵不誤。
為此還專門創造了一個詞,暮氣!意思就是說,不打仗,就是茍延殘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