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如同醍醐灌頂,心中豁然開朗。
“好一個攤丁入畝!”“把丁稅平攤到田稅中,只征收地丁銀,長期以來隱蔽在稅收中的田畝,統統納入朝廷賦稅。”
“如此一來,縉紳豪強再也無法躲避田稅,還有誰去想盡千方百計,去大肆兼并土地?”
“也將徹底斷絕了投獻田產的事情!”
“并且為百姓減輕了重負,流民問題,也會隨之得以徹底根治!”
孺子可教也……云逍諄諄善誘,繼續開展啟發式教學:“取消了百姓的人頭稅,人口會如何?”
崇禎一愣,隨即振奮擊掌:“沒有了人頭稅,百姓將徹底放開了傳宗接代,大明人口將會激增。”
“人口多了,兵源就會更加充足,又何懼建奴?”
云逍補充道:“人口多了,就會刺激推動工業、商業的發展,那時候才算是真正的國家強盛,徹底解決王朝三百年因果律。”
“等到人口多到大明國內容納不下時候,可以向海外移民、擴張,這才是大明日不落的根基!”
螨清時期,九州人口從康麻子統治時期的1億,到千古第一敗家子時期,人口高達3億。
人口數量突飛猛進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攤丁入畝的實施,一舉奠定了后世九州人口大國的基礎。
崇禎雖然不知道將來的歷史,卻也想得到攤丁入畝帶來的諸多好處。
越想越是興奮。
攤丁入畝,必須搞!
現在河南推行,然后推廣全國。
這可是徹底改變,九州自古以來賦稅制度的仁政!真正搞好了,半年內就可以收到奇效。
等全國推廣開來,大明將再無內患!
朕,必將名垂青史,直追太祖、成祖!
一念及此。
崇禎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站起身,不顧天子威嚴,躬身說道:“叔父為大明解決了千古難題,朕……侄兒替大明,以及億萬黎民,謝過叔父!”
“淡定,每臨大事,要有靜氣!”
云逍用手敲了敲椅子扶手。
崇禎訕訕一笑。
朕還是太急躁了,得多向叔父學習。
云逍正色說道:“這主意,不是叔提出來的,也不是你,而應該由大臣來提……就溫體仁吧!”
“攤丁入畝,一改自古以來的田賦政策,首議者必將名留青史,叔父為何如此?”
崇禎困惑不解,隨即醒悟過來:“叔父高風亮節,侄兒欽佩萬分!”
云逍風輕云淡地一笑。
高風亮節?
扯淡!
叔是不想跟商鞅一樣被車裂。
也不想跟王安石、張居正一樣,死后差點被挖墓鞭尸。
得罪天下的縉紳階層,這樣的事情還是交給溫體仁。
倒也不是坑老溫,他根本不在乎被報復。
給他一個超越張居正的機會,肯定會瘋了一樣推動這件事。
“當皇帝是一門學問,不能凡事都親力親為,沖鋒陷陣的事情,要交給大臣們去做。”“當今皇帝啊,真該多向先帝學學,在后宮做著木匠活,朝堂的事情依然穩穩地掌控著。”
“再看看咱們的那位崇禎爺,年紀輕輕,就累得跟老頭子似的,反倒沒什么效果。”
云逍似乎是在跟晚輩閑聊。
崇禎心中一震。
叔父這是在傳授帝王之術啊!
“要在河南推行攤丁入畝,必須派一位能臣坐鎮。”
“都察院的御史要下沉到地方,東廠也要進駐河南,履行肅貪職能。”
云逍又補充了幾句。
說完,又猛地想起一個人。
直接對崇禎說道:“讓東廠在河南,幫叔打聽一個叫李巖……不,叫李信的人,應該是開封府杞縣人,找到后把他請到京城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