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南北之議
看到二人的神色,云逍淡然一笑。
關于京師南遷的問題,現在本不想多說。
可轉念一想,借助王承恩的嘴巴,先在崇禎那里吹吹風,有個思想準備。
另外,給范景文這種榆木腦袋忠臣開開竅,也是相當必要的。
反正現在無事,就當做是閑聊了。
云逍問道:“成祖靖難成功后,為什么要自南京遷都北方?”
“防御北元殘余勢力!”
王承恩和范景文異口同聲地說道。
“天子守國門……呵!”云逍笑了笑,搖頭說道:“如果僅僅只是這樣,你們未免把永樂大帝,想的太簡單了!”
王承恩奇道:“難道還有別的緣由?”
別說是他這太監,就連范景文這飽讀詩書、熟知歷史的文官,也都是迷惑了。
除了防范北元殘余勢力襲擾北方,還能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成祖當年遷都北京,守御國門只是其中原因之一,并且還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要以都城,鎮壓整個北方,如若不然,就會南北分裂,大明因此一分為二。”
云逍接著一番解釋。
自從石敬瑭這位兒皇帝割讓燕云十六州開始,燕云之地就開始脫離大漢一族的統治。
而河北和山西之地,從靖康之恥起,同樣也不再為漢人所有。這可是長達數百年的漫長時間,北方的漢人早就被胡化了。
胡化的不僅有血脈,還有文化和生活習慣,與南方形同是兩個民族。
當時如果不遷都北京,北方就會離心離德,時間久了,就會失去對北方的控制。
派軍隊鎮守?
朱棣就是靠北地燕軍起家的。
又怎么可能放心派出一支軍隊,遠離京城鎮守北方?
再說了,人心又豈是軍隊能夠鎮壓下去的?
朝廷一旦失去對北方的控制,到時候只要北元殘部騷擾邊塞,就會導致整個北方,重新落入異族之手。
鎮壓北方,才是成祖遷都北京的主要原因。
“如果當時都城繼續在南京,以后北方有異族入侵,南方為了自身的利益,肯定會舍棄北方。”
“岳飛為什么會被朝廷所殺?”
“殺他的真兇不是秦檜,也不是皇帝,真正的幕后黑手,是那些不愿意損害自身利益去北伐的江南士紳集團啊!”
說到這里,云逍不由得對朱棣心生敬佩。
他對九州的貢獻,可不僅只是那些豐功偉業。
若不是朱棣靖難成功,又遷都北京,而是建文繼續當皇帝,九州大概率會分裂成兩個國家。
在云逍看來,這才是朱棣為大漢一族立下的最大的功勞。
單憑這個,稱朱棣一句‘千古一帝’,也不為過!
范景文撫掌嘆道:“下官早有耳聞,說云真人學貫古今,洞悉天地,今日算是領教了!”王承恩笑了笑。
這都開始驚奇了?
未免太沒見識!
多在云真人身邊呆上幾天,有你驚掉下巴的時候。
“成祖遷都北京,然后又向北方大批遷移人口,加強南北融合,成功避免了南北割裂。”
“然而與此同時,問題也隨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