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體仁卻是清楚,陛下此時已經拿定了主意,心中頓時大定。
“王承恩的奏疏中,倒是還提到了一件大好事。”
崇禎接著將高產水稻和提高土地肥力的秘法,跟閣臣們說了。
大臣們全都驚呆了,難以置信地看著崇禎。
溫體仁第一個反應過來,當堂跪下,向崇禎大聲道賀:“恭喜陛下,賀喜陛下,若是云真人的仙法成真,大明將再無餓死之百姓,國家也再不愁賦稅,從此國富民強,中興在即!”崇禎笑得沒了眼睛,只剩牙齒。
閣臣們紛紛道賀。
剛才那些提議嚴懲葉正德的閣臣,心里泛起了嘀咕。
看陛下的樣子,顯然是站在云逍子那邊,這可如何是好?
然而轉念一想,云逍子與全天下官員、士紳作對,這次即使是陛下,也不得不低頭。
此時即使拂了陛下的心思,那又如何?
等議事完畢,大臣們各自離去。
崇禎的臉色頓時陰沉下來,神情間,盡是殺意。
“江南士紳,謀害了皇兄,又妄圖加害于朕!”
“朕,這次又豈能放過你們?”
“立國之初,太祖加重賦于江南,遭到士紳極力反對。屠刀之下,人頭滾滾落地,最終還有誰敢反對?”
如果不是王承恩在奏疏中,特意提到云逍所說的那兩句話,以崇禎的性格,無論如何也沒有那個決心,對江南士紳下死手。
大明之所以到了如今這行將就木的地步,究其根源,是國家的體系出了問題。
朝堂上,被文官把持。
而在地方,則是完全由士紳把持,皇權不下鄉,甚至是不下縣。
如今的大明皇帝,其實是孤家寡人,吃喝拉撒,都要仰仗那些文官士紳,這些人才是國家的實際統治者和獲利者。
如今的官員士紳,只能感受到“恩”,卻感受不到“威”,只要不造反當皇帝,誰都奈何不得。
“叔父,未免太小看朕了!”“即使江南士紳沒有謀害皇兄,加害于朕,為了江山社稷,也必須根除江南積弊。”
“如今叔父親自在江南主持,朕若是退縮,豈不愧為天子,以后又有什么面目去見叔父?”
崇禎自然清楚,云逍特意提到鉛中毒的事情,就是擔心自己反悔,不由得搖頭一笑。
叔父教誨了這么長時間,要是還沒有任何長進,還有什么資格當這大明的至尊?
太祖殺得,朕為何殺不得?
這一次,就學一學太祖,配合叔父,在江南掀起一場血雨腥風,換來大明的長治久安。
思索良久,崇禎心中再無疑慮,就等那些江南士紳入京了。
其實在崇禎的心里,江南士紳鬧事的事情,遠不如另外一件事情重要。
崇禎叫來隨堂太監,問道:“有新的消息沒有,云昊乘坐的船只,已經到了哪里?”隨堂太監答道:“回稟萬歲爺,由于云昊所乘船只沿著海岸而行,因此耗時較多,加之近期風暴頻發,因此航速更慢,此時才到山東沿海一帶。”
“云昊,朕該如何待你?”
崇禎揉了揉眉頭,腦袋卻越發有些痛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