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國觀也跟著奏道。
崇禎聞言,果然大喜:“溫、薛二位卿家所言甚是。”
可接著他卻皺起了眉頭,搖頭說道:“云逍子是方外之人,不愿涉足朝堂。你們說,該如何封賞他?”
張國維也不甘落后,“既然官職上無法加封,可以在爵位上予以封賞。”
崇禎點點頭,稍加思索之后,說道:“那就加封為世襲侯爵,禮部來擬定封號。”
大臣們心中一陣駭然。
大明的爵位,含金量可是相當高的。
明代是崇尚軍功的時代,“凡爵非社稷軍功不得封,封號非特旨不得予”。
因此有明一代,爵位十分有含金量,獲得不易。
強如萬歷年間的內閣首輔張居正,生前已是三公之首的太師,也沒能獲得任何爵位。
每等爵位,均分為“世爵”和“流爵”。
“世爵”即世襲罔替,可以傳給子孫后代。“流爵”,即只有本人一代有爵位,無法傳給子孫后代。
因此世爵比流爵更為顯貴。
冊封一名道士為侯爵,別說是大明,歷朝歷代都極為少見。
崇禎卻依然有些不滿意。
叔父對社稷有大功,單憑一個侯爵,還差了點意思。
況且給叔父加爵,他還不一定會高興。
散了朝議后,崇禎回到后宮,跟皇后說起這件事。
周皇后笑道:“叔父高潔,不愿加官進爵,陛下就要在‘叔侄之情’上想辦法。這不是過幾天就要過年了嗎,咱們何不把叔父接到宮里來,一起熱熱鬧鬧的過個年。”
“叔父是個不喜歡繁文縟節的人,到了宮里,反倒會不自在,不妥,十分不妥!”崇禎直接否決了周皇后的建議。
思索良久。
崇禎終于想到了一個主意:“不如,朕出宮去,陪叔父過年!”
周皇后眼睛一亮,說道:“晚輩陪長輩過年,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可也不能只有侄兒,侄媳婦也得去啊!”
皇后母儀天下,看似威風,可事實上連出宮一趟都不容易。
這次終于有了借口,無論如何也不能錯過。
跟尋常人一樣過年,光是想想就讓人心馳神往。
崇禎哪能不明白周皇后的心思,笑道:“把田妃、袁妃都帶著吧!”
周皇后大喜,立即讓人去安排。
雖說是微服出宮,可過年總不能太冷清。因此要提前安排布置一下。
誰知事情不知怎么,就傳到劉太妃那里。
特意讓人帶話給崇禎。
前次崇禎答應過劉太妃,等云逍從江南回來后,讓他入宮講道經。
可云逍回京后,先是衍圣公的事情,接著又是忠烈祠祭祀,忙得不可開交,一直沒能成行。
于是劉太妃提出,也跟崇禎一起出宮,在清華園過年。
不光是她,還準備帶著懿安皇后張嫣一起。
侄兒的長輩、嫂子,跟叔父一起過個年,這沒毛病吧?
崇禎卻是一陣犯難。
這可是大大的逾制。
要是被文官知道了,那還不鬧翻天了?
到時候還不知道會有多少人來勸諫。可崇禎接著又想到,自己經常帶著后妃往宮外跑,不知道逾制了多少回。
劉太妃那么大的年紀了。
皇嫂孤零零的一個人,整天悶在宮里頭。
為什么就不能出去透透氣?
至于禮制……自從與叔父相識以來,大明天子逾制的事情干的還少嗎?
早就放飛了!
于是崇禎答應了下來。
不過他一再叮囑,消息不得外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