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象升到任之后,雖然尚未恢復袁可立主政時期的局面,局勢已經大為改觀。
這也是盧象升遵循云逍的策略,在遼南展開游擊戰的結果。
如今自遼陽、鞍山、海州以東,至鴨綠江,都成了東江鎮的游擊區。
建奴什么時候見識過這個,苦不堪言。
因此自今年起,不得不主動放棄一些城池,退守關鍵的要害之地。
云逍了解完遼南局勢,問道:“如今建奴大軍到了哪里?”
盧象升指著地圖說道:“建奴貝勒阿敏領鑲藍旗兩萬兵馬,已突破連山關,兵鋒直指新奠、大奠一帶。”
云逍看了看,那里距離鴨綠江已經不遠。
盧象升接著說道:“下官依照云真人的游擊戰術,不斷派遣小股兵馬襲擾建奴后方,劫掠其糧草,加之遼東漢民對建奴恨之入骨,阿敏大軍所到之處,遭致沿途漢人激烈反抗,因此進軍極為遲緩。”
云逍點點頭。
盧象升的策略是對的。
看來他完全領悟到了“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十六字訣的精髓。
盧象升接著道出自己的憂慮:“此次擊退進犯之敵,并非難事。只是阿敏戰敗,對我大明而言……”
云逍擺手制止了他后面的話,說道:“除劉指揮使、鄭總兵之外,其他人全部退下!”
能夠到這里議事的,都是登萊、東江鎮坐鎮一方的大員。
然而楊嗣昌的事情關系重大,絕不能走漏一絲風聲。
因此云逍才讓眾人回避,可不是不信任他們。況且云逍知道,這當中有不少官員、將領,在歷史上是投靠建奴的。
其中就有劉興祚的弟弟。
雖說是形勢所迫,卻不得不防備。
文武官員依言退了出去。
“云逍子這是何意,不信任咱們東江鎮嗎?”
一名將領憤憤不平地發著牢騷。
此人名為徐敷奏,此時擔任東江鎮副總兵。
此人曾是袁崇煥的親信。
毛文龍被殺之后,袁崇煥為了分化東江鎮,將東江鎮的兵馬分作四支。
這個徐敷奏就統領其中一支。
袁崇煥雖然是自縊,卻因云逍子而死,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
袁是徐敷奏的恩主,他自然是對云逍心有怨恨。
“住口!”
副總兵陳繼盛喝道:“云真人乃是大真人、逍遙侯,更是欽差,對大明有擎天之功。若無云真人,我東江鎮早就不復存在,我等以及數十萬百姓,都將淪為喪家之犬,豈容你背后對云真人說三道四!”
陳繼盛戰功赫赫,深孚人望,在皮島諸將中資歷、威望居首。
并且此人心直口快,屬于眼睛里容不下一粒沙子的那一類人。
他見徐敷奏的話里有挑唆之意,這才忍不住呵斥。
另外兩名統軍的將領,一人是副總兵毛承祿,他是毛文龍的義子。
另外一人,則是劉興祚的弟弟劉興治。
他們二人,自然是云逍的忠實擁躉,不約而同地對徐敷奏一陣冷嘲熱諷。
徐敷奏心中恨意更盛。
不就是說了一句云逍子的不是嗎?
怎么就跟抄了你們家的祖墳一樣?
恨歸很,徐敷奏見惹了眾怒,哪里還敢多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