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你要戰,便作戰
楊嗣昌臨走的時候,帶著皇太極對阿敏的冊封詔書。
由于皇太極尚未登基,自然不能冊封阿敏為鐵帽子親王。
而是冊封阿敏為‘天承汗’,鎮守女真龍興之地,興京赫圖阿拉城。
后金冊封外藩蒙古世爵為‘汗’,論爵位,在和碩貝勒之上,大汗之下。
阿敏這個‘天承汗’,已經是皇太極之下的第一人了。
并且還是‘天承汗’。
顧名思義,等皇太極死后,他就是大汗。阿敏收到詔書,頓時大喜過望。
楊嗣昌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再次上升到諸葛亮的高度。
至于張養初,則是退居為‘鳳雛’。
為了表示誠意,皇太極第二天就退兵至遼陽。
阿敏這才放心地撤離沈陽。
不過并非是毫無戒備地離開。
臨走時,還帶走了布木布泰,以及皇太極的兩個兒子葉布舒和碩塞。
皇太極此時一共有五個兒子。
長子豪格,在遵化之戰中被射成了刺猬。
二子、三子幼年早夭。
剩下兩個兒子,如今全都被阿敏給擄走。
至于未來的順治……連蝌蚪都不是,八成是連蝌蚪都成不了。當然了。
阿敏這次可不是挾持,而是護送大汗妃子、兒子,前往興京拜謁。
順便帶走的,還有代善、莽古爾泰等人的福晉、幼子。
另外阿敏還將搜刮的錢財,裝了三百多車,全都隨軍帶走。
給阿敏出謀劃策的,當然不會是對皇太極忠心耿耿的楊嗣昌。
而是‘鳳雛’張養初。
皇太極聞訊大怒。
大玉兒你睡了還不知足。
還要劫到赫圖阿拉城,一直睡下去。
這倒便罷了。
連僅存的兩個兒子都給劫走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貝勒們更是為之抓狂。
可兒子在阿敏手里,投鼠忌器。
于是皇太極只能寄希望于,忠心不二的楊嗣昌和劉興治。
結果……
阿敏順利來到赫圖阿拉城,堂而皇之地另立中央,奉旨搞起了獨立。
皇太極眼見局勢失控,完全沒有按照設想的來,于是準備狠下心來,興兵討伐阿敏。
可大軍未動,東江鎮和遼西的明軍,就開始頻繁調動,做出大舉進攻鞍山、遼陽的態勢。
皇太極只得按兵不動。
于是乎,遼東出現了三足鼎立的詭異局面。
皇太極怎么容忍這樣的局面?
當即派出使者,前往蒙古部族,征調兵馬和糧食。可依附建奴的蒙古部族,日子也不好過啊!
此時的漠南蒙古部族,全都焦頭爛額,無法為皇太極提供助力。
原因無他。
蒙古部族的后院,進了一頭惡狼。
距離張家口之東,兩百多里外有一座小城,叫做獨石堡。
這里本是蒙古哈喇慎部的地盤。
此時卻被一支明軍占據。
蒙古各部族五萬聯軍,將小城圍得水泄不通。
大軍來自哈喇慎、科爾沁、巴林、奈曼、敖漢、土默特等近十個部族。
一共近三萬人騎兵,并且都是各部族挑選出來的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