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的結果自然不難預料……積重難返,亡國!
這其實是古往今來很多皇帝、大臣面臨的大難題。
明知道弊端在哪里,也知道出路是什么,可偏偏就是無能為力。
“鹽業,關系江山社稷,百姓之福祉。”
“大明的鹽政,已經是爛到根子里了。既然爛了,那就推倒,重新立制便是!”
云逍平靜的聲音,如同一聲炸雷,把李標等人驚呆了。
就連對云逍有著盲目崇拜的王承恩,也在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
云真人該不會是瘋了吧!
原來云真人不只是要鏟除打行、市井兇豪,解救那些被拐帶的孩童、婦女。
也不是他們以為的,鏟除腐敗的鹽官、貪婪的鹽商,以及幕后的權貴。
而是要把他們的飯碗,全部都給砸爛!
半晌。
李標顫聲問道:“云真人,此事,此事需要從長計議。”
“再從長計議,大明就要被那幫蛀蟲給掏空,就該亡國了!”
云逍‘呵’了一聲,滿臉嘲弄之色。
畢自嚴站起身來,堅決地說道:“鹽政改制,勢必會引起天下大亂,下官不敢茍同!”
“天下大亂?那倒不至于。”
云逍看了畢自嚴一眼,不在意地笑了笑。
畢自嚴這個人,他也十分清楚。
論理財,此時的大明無人能及。
并且他還是個能干事、肯干事的忠臣。歷史上的崇禎二年,建奴入關,兵臨京師。
天下勤王兵馬40萬,云集京師四周。
打仗打的就是糧草,以大明當時的財政狀況,糧草軍餉供應成了嚴重問題。
畢自嚴連續月余,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晝夜不停地處理后勤供應事務。
在他的精心籌劃下,糧餉供應及時,為挫敗建奴圍城立了大功。
等建奴兵退,畢自嚴累得頭臉腫得像斗一樣大,口吐鮮血不止。
畢自嚴此時站出來反對,是出于公心。
王承恩生怕云逍被激怒,忙勸道:“畢閣老,稍安勿躁,云真人自有謀劃。”
“下官失態,云真人見諒。”
畢自嚴這才意識到自己失態,向云逍拱拱手,然后重新落座。“無妨。”
云逍不在意地搖搖頭。
然后將自己的構想徐徐道來。
鹽政糜爛,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怎么個改法,肯定要有詳細的謀劃。
云逍打算,鹽政革新分三步走。
首先,以雷霆手段,鏟除打行、惡霸以及他們背后的保護傘。
用滿城血,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給那些被殘害的孩童、婦女一個公道。
其次,以團圓會為切入口,拿下一部分鹽商、鹽官,打擊私鹽,震懾不法,充實朝廷國庫,穩固鹽稅來源。
最后推倒舊制,改革鹽政。
革新不革體制,不過是換湯不換藥。
說的再怎么動聽,搞再多的花架子,又有什么用處?
李標問道:“云真人所說的第三步,何時改?又如何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