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孚遠又驚又喜。
退桑還稻、攤丁入畝等政令一旦推行,損失最大的就是他們這些大地主。
對抗?
云真人會讓你知道,什么叫螳臂當車。云逍子有點石成金的本事,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
他只需稍加點撥,對于徐家而言就是幾代的富貴。
能不驚喜嗎?
以前以為云逍子就是殺富濟貧的強盜……不,大俠。
誤會了!
他簡直就是救苦救難的太乙救苦天尊。
……
翌日。
云逍啟程離開衢州,坐船順江而下,經金華府進入嚴州府境內。
在即將到達嚴州府治所建德的時候,云逍一行改為下船步行。
這次來嚴州府是查看災情的,前呼后擁的,肯定是看不到真實情況。
因此云逍一行輕車簡從,微服步行。
大明吏治腐敗,又缺銀子、缺糧,再加上這些年各種天災不斷。
因此一旦發生災害,老百姓就會遭受一次大劫,餓殍遍地是再也常見不過的事情。
然而對于官員而言,卻是大發橫財的機會。
出乎云逍等人意外的是,所經之處,雖然受災十分嚴重,卻并未看到預想中的慘狀,反倒是井然有序。
由于洪水沖毀河堤,沿岸百姓的房屋、田地被淹沒,幸存的百姓被官府遷移到位置較高的地方。
不僅臨時搭建了窩棚,供災民居住,還免費發放糧油。
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受災百姓基本生活有保障,情緒穩定,各項賑濟工作穩步開展。這就離了大譜,一點都不科學啊!
云逍向隨行的布政司黃參政問道:“嚴州知府是馬士英?”
黃參政答道:“正是。”
畢自嚴頷首道:“這個馬士英,倒是一名干吏。”
云逍笑了笑,沒有出聲。
未來南明朝廷的首輔,明清兩朝公認的奸佞小人,自己怎么可能不知道?
不過東林黨和建奴的評價,不僅不能全信,還得反著來看。
別的且不說,建奴兵臨南京。
那些張口‘忠君愛國’,閉嘴‘千秋大義’的東林黨人、清流雅士們,不僅‘水太涼’,還紛紛‘頭皮癢’,爭相剃發易服,二朝為臣。
偏偏是被他們大肆攻訐的馬士英,明知南明小朝廷已經完蛋了,仍然“奉王母妃,以黔兵四百人為衛,走浙江”。
就是這樣一位‘奸臣’,帶著數百殘兵頑強抗擊建奴。
甚至在率兵渡過錢塘江后,馬士英親自上陣攻打杭州,這在明朝的高官里,也算是獨一份了。
后來馬士英兵敗被俘,卻并未屈膝茍活,選擇以身殉國。
不管其品性、能力如何,此人至少是個忠臣,絕非是東林黨、螨清所說的大奸臣。
不過云逍十分清楚,這次嚴州水災,馬士英竭力表現,是為了給他看的。
云逍倒也不排斥馬士英的舉動,反倒喜歡這種拍馬屁的方式。
比起史可法這種‘平日袖手談心性,臨危一命報君王’的真君子,馬士英這一類的小人中的君子,反倒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只要能干事,又肯干事,給他權力又如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