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被叔父給抓個正著!
叔父肯定會因此輕視朕,將朕視作世宗、神宗皇帝。
大臣們見狀,心全都懸了起來。
江南肯定是出事了,并且還是天大的事情。
顧錫疇被晾在那里,極為尷尬。
正在這里賣力表演呢,能尊重一下演員嗎?
崇禎繼續往后面看下去。
先是眉毛一挑,神色漸漸變得凝重起來。
三大定律,對癥下藥……叔父該不會是想要顛覆皇權吧?等看完奏折上的內容,崇禎的眉頭舒展開來。
接著又翻閱了李標和畢自嚴的聯名奏章。
這道奏章雖然說的是同樣的事情,卻比王承恩寫的要專業的多。
隨后崇禎又拿起一份奏章,意外地發現,竟是皇嫂寫的。
皇嫂居然還會寫奏章,這就離譜了!
并且通篇都是對叔父的贊譽之詞……怎么感覺有點怪怪的?
合上奏章,崇禎的眉宇間,透著怎么也掩飾不住的亢奮之色。
不愧是叔父,又是大手筆!
稅制問題,這可是構筑大明萬世之基的大政啊!
民富國強,開創千古未有的盛世,朕將成為超越太祖、成祖的盛世明君!
見崇禎半晌沒有開口,溫體仁忍不住問道:“陛下,可是江南有變?”
崇禎不動聲色地說道:“無事。”
大臣們松了一口氣。
孔貞運問道:“陛下,這經筵還要繼續嗎?”
崇禎看向顧錫疇,“顧卿剛才講的是什么?”
剛才白表演了……顧錫疇滿心幽怨,奏道:“臣剛才講到,孟子曰: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悅……”
崇禎打斷他的話,“何意?”
顧錫疇老老實實地答道:“對于市場,只對作為倉庫的宅舍收租而不對貨物征稅,天下商賈盡皆歡顏……”崇禎追問道:“對商賈不征收賦稅,朝廷平定內寇外敵的錢糧何來?興修水利、賑濟災民、官員薪俸,又從何而來?”
顧錫疇不假思索地應答:“自有正額賦稅。”
“那就是繼續對百姓橫征暴斂了?”
崇禎冷哼一聲,顧錫疇不能答。
“張口仁政,閉口愛民,原來你們所說的‘民’,并非是百姓,而是士紳、富商。”
“滿腹經綸,詞章華麗,于國于民,卻無半分用處!”
崇禎‘呵’地一聲冷笑,起身拂袖而去。
孔貞運急忙問道:“陛下,這經筵……”
崇禎停住腳步,想了想,斷然說道:“傳諭文武百官,明日在奉天門開經筵,朕親自來擔任講官!”眾官面面相覷。
經筵向來是大臣給皇帝講經。
什么時候改成皇帝講給大臣們聽了?
皇帝越來越不按常理出牌了,都是那個道士給帶壞了。
……
翌日。
百官云集奉天門。
崇禎命人設御案于奉天殿門口,親自充當講官。
溫體仁侍立一旁,充任展書官(專門為講官翻書的)。
“今日,朕與眾卿講一講王朝興衰與賦稅制度之關聯。”
“縱觀古今,各個王朝的賦稅制度,有三個定律,與王朝興衰息息相關。”崇禎娓娓道來。
大臣們剛開始還是一臉懵逼。
漸漸地,眾人無不面露震驚、敬服之色。
陛下的見解,鞭辟入里,高屋建瓴,高瞻遠矚……
崇禎將眾人的神色盡收眼底,渾身每一個毛孔都感到無比的舒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