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讓每個百姓都過上富裕而有尊嚴的日子
楊汝成看到劉宗周以及其他大儒的神態,心中暗叫了聲‘不妙’
云逍子這次‘邀請’他們,到江南各地四處走訪,果然是沒安好心!
他這是要給大儒們洗腦啊!
若是連劉宗周都‘叛變’了,以后還有誰為天下讀書人大聲疾呼?
云逍子,果然奸計百出!
絕不能讓他的奸計得逞!
“云逍子曾放出豪言,聲稱要讓昆山縣‘一年脫貧,三年富裕,五年成為蘇松第一縣’。”“區區一道大堤,就想讓‘叫花昆山’,短短時間就能有天翻地覆的變化,豈不是癡人說夢?”
楊汝成這次倒不是挑刺。
世世代代受窮,百姓靠外出唱曲要飯的昆山縣。
一年就想脫貧,三年致富,吹牛你也要有個譜吧?
至于五年成為蘇松第一縣,那更是扯淡!
“癡人說夢?”
顧咸正‘呵’了一聲。
然后他不客氣地說道:“諸位不妨在昆山多逗留幾天,就會知道,不是云真人在癡人說夢,而是諸位……”
頓了一下,他看了一眼劉宗周,歉然說道:“絕非有意冒犯,諸位,都是井底之蛙!”楊汝成冷笑:“藐視天下鴻儒,好大的口氣!”
劉宗周等人也是頗為惱怒。
當面說自己是‘井底之蛙’,這還叫不是有意冒犯?
顧咸正也不爭辯,笑著說道:“諸位不妨在昆山多停留一些時日,便知我所言不虛。”
劉宗周點頭說道:“那便多留幾日。”
大儒旅行團在昆山停留了半月之久。
不是因為主人好客,要挽留他們。
而是所見所聞,著實驚世駭俗,讓他們流連忘返。
他們這時候才明白,顧咸正說他們是井底之蛙,還真不是羞辱。
昆山建成攔洪大堤,以前經常被洪水淹沒的拋荒地,只需稍加修整,全都變成了良田。整整65萬畝之多!
并且這些田,全部都是官田。
就按照江南的水田,畝產量兩石五來計算。
光是這些官田,一季要產出多少糧食?
況且這60多萬畝地,并非全部種植的是水稻。
一半種糧,三成的棉花,另外兩成種桑。
經濟作物的折算成稻米,收益要高出數倍。
這樣算下來,一年的收成有多少萬石糧食?
并且種植的水稻,產量也遠遠不止兩石五。
而是高達四石!
昆山的糧食之所以高產,原因有二。
第一,自然是肥料。
鳥糞專使鄭芝虎不辭勞苦,從南海源源不斷地運送鳥糞到江南。經過簡單的處理后,就可以用于農田增肥。
第二,科學的規劃、管理、耕作模式。
昆山縣多出來的這些官田,并非是直接租給無田的百姓耕種。
而是采取了一種,叫做‘家庭農場制’的經營模式。
這種模式,自然是云大真人的杰作,因此又被稱作‘云氏模式’,或是‘神仙模式’。
昆山縣士紳、商人以及外來資本,共同出資組建昆山農業股份公司。
官府將60多萬畝土地,租賃給農業公司進行集中管理,科學種植。
公司根據區域、面積,將這些土地,劃分為若干個農場。
又將農場分成若干塊,承包給百姓,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生產。公司對生產、種子、農具、肥料、技術指導等各個方面,進行統一安排,統一規劃。
全新經營模式,完全顛覆了大儒們的想象。
這種神仙模式,好處實在是太多了!
要想讓這些迂腐的大儒們,弄清楚‘家庭農場制’的好處,難度有點大。
不過他們是迂腐,卻絕不是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