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古塔膠提取十分簡單,割破樹皮、提取古塔膠,分離與純化,即得。
這玩意兒不僅價錢便宜,還十分好用,常溫下質硬,耐摩擦,耐水,耐酸堿,熔點低,高度絕緣。
事實上,在兩百年后,在橡膠工業化大規模生產之前,西方用的越洋電報電纜,用的就是古塔膠。
古塔膠做自行車輪胎,自然是莫麻達,也就是暫時無法造出充氣輪胎罷了。
以現有的條件,造出的自行車重了點,比起后世的二八大杠自行車,還要重個兩三倍。
“自行車?能自己行走的車子?”
“它只有兩個輪子,又如何能行走?”
崇禎頓時來了興致。
官員們也都覺得不可思議。
兩個輪子,怎么跑?
王承恩自告奮勇地說道:“奴婢在西山島的時候,曾經學過自行車,這就為陛下展示。”
“方以智,你去!”
云逍瞪了王承恩一眼,直接吩咐方以智上車展示。老王你是個什么水平,自己心里就沒點兒數?
王承恩的確是學過騎自行車。
摸爬滾打練了一個多月,也才是勉強能一只腳踩著腳踏板,一只腳蹬地,然后溜上一段距離而已。
稍不留神,要么撞墻,要么溜到溝里。
讓他去展示,不,獻丑,豈不是敗壞了自行車的名聲?
沒蛋的男人,不適合騎自行車。
方以智將衣擺撩起,塞進腰帶中,然后左腳踩腳踏,右腿一甩,瀟灑地坐上了自行車。
然后雙腳發力,在一道道驚詫的目光注視下,繞著人群騎了一大圈。
官員們驚嘆之余,無不躍躍欲試。
如果人手一輛自行車,以后出門豈不便利?“有趣,這自行車,還真是有趣!”
崇禎想象著自己以后騎著自行車,在皇宮中游蕩的畫面,不由得一陣大笑。
“可不只是有趣!”
云逍弄出自行車,可不光是玩兒。
接著他諄諄善誘:“將來大明每家每戶都有一輛自行車,不僅能代步,還能拉載一定重量的貨物,想想看,那是個什么場景?”
崇禎腦補不計其數的自行車,匯聚成的洪流,不由得張大嘴巴。
自行車雖然沒有馬匹快,可它造價低,并且不需要吃喝拉撒。
這要是產量上去了,推廣到全國,將會徹底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
叔父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改變民生的大手筆啊!云逍繼續啟發:“若是將自行車的輪胎技術,用于馬車,再以王徵機替代馬匹當做動力,那又是什么光景?”
崇禎的嘴巴張得更大了。
以王徵機替代馬匹,這樣的車子不光是出行的問題,還關系到運輸業。
大宗、遠途運輸有鐵龍,小宗、近距離運輸有這種蒸汽車,百姓出行有自行車……不敢想,簡直不敢想!
崇禎機、娘娘機,讓百姓穿暖衣。
盛世神稻以及玉米、紅薯等糧食,讓天下人吃飽飯。
水泥、鋼材,可以建更多房子。
鐵龍、蒸汽馬車、自行車,改變了運輸和出行方式。
科學,將徹底改變華.夏人的衣、食、住、行。同時也讓大明的國力,遠邁漢唐。
大明日不落,觸手可及!
云逍接著說道:“還有一件禮物,最能體現科學的力量!”
崇禎:還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