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后,袁煥帶著大批名冊上門。
當上了主簿,他也算是個九品小官,興奮得是幾晚上都沒合眼。愣是爆肝把眼下新河縣的人口狀況給弄了出來。
“村……知縣大人。”
袁煥進門,畢恭畢敬地一拜。
秦起正喝粥吃早點呢,一聽立刻一腳踹過去。
“讓你混個官當,就在我面前開始打官腔了是吧?”
“私下里不用稱職務,說吧。”
袁煥嘿嘿一笑,這才放松了下來。
“已經查完了。”
“這段時間,咱們新河縣人口大增。”
“內城居住人口,共一千一百二十七戶,四千六百人。”
“外城居住人口,共二百一十二戶,七百五十三人。”
“狼胥部落處,包含從寒杉部落遷過來的,共六百五十一戶,一千八百七十二戶。”
“黑水堡那邊也多了些新人,眼下五百二十二戶,共一千六百一十七人。”
“總計常駐人口的話,共八千八百四十二人。”
“除此之外,部分非常居的流動人口,像尋仙齋的姑娘,往來的客商,每日也有個五百來人。”
秦起聽完一愣。
“這么多?”
“難怪這幾天去商街,總感覺人跟下餃子一樣。”
“這都要破萬了啊!”
“這不是村長政策好。”
“周圍村縣的人都往咱們這里聚集。”
“別看咱們現在縣內還沒完全建設好,那可是這附近一帶,最為繁榮的地方了。”
袁煥一臉驕傲之色。
“行,你手下的人,也可以改頭換面。”
“當當城防兵了。”
“咱們以后也是有編制的人,對大家伙都好點。”
秦起拍拍手,站了起來。
“這幾天再把縣內的人都摸摸底,有沒有可疑人等。”
“有事兒去鐵匠鋪找我。”
“好嘞!”
袁煥放下東西,立刻一溜煙小跑出去了。
這幾天,秦起一直都泡在鐵匠鋪里面。
磚窯,鐵匠鋪,木匠那邊從來沒有停過工。
原本大小河村的位置,如今全都改成了“工業用地”。
光鐵匠鋪的規模,就已經擴大了三倍。
木匠柱子那邊更大,直接擴大了五倍。
隨著人口的遷入,柱子手下又多帶了六七個熟練的木匠。
一個是為了縣內生產建設提供木料,一面是給秦起打造弓弩,大型投石機,和民用物品。
軍用物資到了現在這個階段,已經基本上飽和了。
柱子那邊除了掛著生產一些戰車和盾牌的訂單,還算清閑。
王大錘的鐵匠鋪那邊就忙多了,全力生產手炮和彈丸。
基本上沒得休息。
這幾天每次秦起過去,都會帶點酒肉好好犒勞。
這開春以后,村里的獵戶隊又忙碌起來,肉類資源補上,魚類資源也跟上。
現在這新河縣的生活,比起川東四城的百姓也絲毫不差了。
剛走向鐵匠鋪,就看到李蛋一臉不爽地領著一個身著兵甲的軍官走了過來。
"村長,來事兒了!
秦起眉頭一皺。
“你就是這新河縣的知縣?”
“這里是我們北援軍的募兵軍令。”
“我部經過青州,前往益州平定光明會之亂。”
“現特令你縣征集二百壯丁,三日之內送往興安城。”
“我部將于一日之后抵達興安城。”
這種募兵令乃是朝廷下發,根據縣村的規模來定。
一般來說,縣村之內,都有固定的軍戶,湊齊這些人并不難。